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如何? (第2/2页)
。 最重要的原因有,皇帝要统治天下,当然要有百姓来耕作,不仅是交税,还有服役。 而商人行商也是需要劳动力的,因为来钱快,就会使很多百姓去行商。这是跟朝廷抢劳动力啊! 说的严重点,这可都是威胁到了皇上的统治了。 那还得了,肯定是要严惩了。但由于商人交的税也很多,带来的收益也大。也就不能太过,于是只是“抑商”。 所以,不管是李悝变法,还是商鞅变法,从秦汉到明清,制定的法律都是抑制经商的。士农工商,商为末。而且还限制他们,说什么商人不能穿丝绸之内的,所以商人纵有家财万贯,却只能穿布衣。 但抑制有什么用呢?限制又有什么用呢?所谓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后期更是出现了“晋商”和“徽商”两大经商团体。在宋朝时期,较为宽松的政策,更是促进商业的迅猛发展,泉州成为天下第一港,更有“四大名镇”,商业收入成了朝廷最为主要的收入,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现在要不要提前使商业进入到这种状态呢?这样可以使我增加不少收入啊! 可若想这样,首先得有一个统一的朝廷啊!现在还有好几个诸侯存在,就是这北方也是刚刚打下不久,如何确保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呢? 不然,你就算是创造出了“交子”,然后你就想凭着这一张纸去换百姓手里的真金白银吗? 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朝廷作为保障,老百姓如何信你。 要是西汉或者东汉还可以,但这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确实很困难啊!
要不然还是先行发展商业,商业发展起来了,也是能带来不少收入的。 嗯,那就先如此,先放松一下对商业的政策,使其发展。至于争抢劳动力的原因……以后再说吧! 其实,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黄河、长江流域,属于农耕文明。但是像希腊和罗马,西方文明的起源,却是属于海洋文明。 由于其小国寡民,土地分散,天然就使他们进行海外贸易,发展了商业,。 在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的。 而在明清时期,其实中国有些地区也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却因为“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等原因没有发展起来。 所以说,发展商业的问题……他到底算不算问题呢? “文若啊!你觉得那个包子,如何?” “啊?”荀彧被丞相这没头没脑的问题,问的一愣,说道:“很好,呃,应该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现在不只是许都的百姓,就是我们这些臣属早上也都吃这个了。” 荀彧说完还看了一眼众人,众人也都微笑点头示意。 “既然是好东西,那就应该与人分享嘛,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嗯!当然……”程昱说着,突然一顿:“不是已经在买包子了吗?每天买包子的人可都排成了一条长龙了啊!” 荀彧则若有所思的看着丞相。 “我说的不只在许都这一个地方。”我又慢慢说道。 “嗯,也是,现在北方已经全部都是我们的了,那些地方也是可以的。那样也能赚到更多的钱啊!”程昱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荀彧摇了摇头,已经知道丞相要说什么了。 “不止是北方!” “啊?” “我要它遍布整个天下!” “可……可南方刘表、孙权等都未曾平定,就是北方也不是全定,如此之举恐难有效应啊!” 众人也都以为然。你现在将包子买往他处,且不说能不能到达那里,因为每一方诸侯都是会设置关卡的。就算真能抵达,那又如何收本呢?那些人肯定会横加阻挡的,不对,应该是直接化为己有。 那可就亏大了,不但自己损失,更是便宜了敌人啊! 我笑了笑,握掌成拳道:“这天下,迟早是我的。” “这……” 不只是程昱,就是荀彧等人都有些怔住了。 该说丞相是天真呢,还是天真呢?说出此等狂妄的话语,却还在没有实现之前先给敌方以好处,这……这如何说的过去呢? “怕是不妥吧!”荀攸说道。 “对啊!”程昱反应过来也附和道。 荀彧只是静静地看着前方并未说话。 “哈哈,那点好处就先给他们又有何妨,到最后必然让他们连本带利还回来的。”我又直接施展yin威,不打算和他们商量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