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水击千里逞英豪 (第2/5页)
将,不慌不忙,果断自信,一脚劲射,皮球应声入网。 有一球在手,面对保加利亚人急于扳平的心理,巴乔再次表现出他良好的足球素质,只见他在场上英姿飒爽,左冲右突,沉着冷静,不紧不慢,牢牢地将场上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中。 半小时过去了,保加利亚人不仅没能收复失地,反而陷入了巴乔这不温不火的球场节奏之中,奈何他不得。 而巴乔不仅加强了控球,还时不时将球三传两传就带到了对方禁区,随时都准备给对手以致命的一击。 真可谓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保加利亚人左冲右突,却总是只开花不结果,急煞这些巴尔干好汉。一不小心,巴乔与维亚利打起了配合,只见巴乔三晃两晃便将球带过自己家半场,直逼保队大门。 保加利亚人对他这一毒招,早就领教过了,不敢怠慢,立即上来抢截。 机智的巴乔再次玩弄了这群汉子,他带球前后迂回,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在身体失去重心的一刹那,将球传给了维亚利,后者见皮球飞来,不带不停不射,变线之后又交给巴乔。 两人这么一传球,保加利亚后卫真的被他们打乱了阵脚,在回防巴乔时出现一丝漏洞。 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哪能逃过巴乔的法眼,他不等球到,人即迎球而去,没等对方守门员作出反应,即将皮球送入网中,令对方目瞪口呆。 巴乔那精妙绝伦的表演,给看台上的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巴乔,巴乔”之声犹如狂风暴雨一般。 好戏还在后头。 几分钟后,巴乔再次在保加利亚人门前掀起巨浪。接队友传球,巴乔机敏地一脚吊向门前,埋伏在那里的维亚利见球即飞,火候把握得不算太好,他起动略早,人过球到,他只好背对球门施射,又担心对方后卫先出脚破坏,仓促 起脚将球打飞。 “好!”看台上一片叫声。 不等保加利亚人喘过气来,巴乔又组织起另外一次冲击波。 在这场球赛上,巴乔表现得可以说是近乎完美。他完全成了赛场上组织进攻的枢纽和“总导演”。 他的中场能力,他的临门一脚,他的抢点意识,他的带球、传球技巧都可用“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等词形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还不是这些词所能涵盖得了的,因为他的这一切又同时体现出他那轻灵飘逸的球风和天马行空的随意,球在他的脚下,就像色彩在画家的手中,那么服帖听话,他带球突破和射门,就像画家在画布上作画一样,那么从容而悠然自得,潇洒飘逸。 他真的将足球与艺术融而为一了。 如此赏心悦目,令人百看不厌。 令球迷们兴奋不已的是,巴乔这精妙绝伦的表演,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再上演,不管对方如何防备,他都能不受影响。 除两次破门外,巴乔在那场比赛中,至少还有三次为队友创造了势在必得的进球机会。 最后,他还在重重包围之中一脚妙转,将球拨给有空档好起脚的维亚利,由后者一脚抽射再下一城。 4:0的比分,显示出了巴乔的智慧和他对足球的老到的理解。 相信“征兆”的意大利球迷可以放心了:照这个兆头,意大利夺冠没问题。 球赛结束了,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太不想离开这美好的一刻了,他们太留恋这一刻了。 球迷们清晰地记得,几天前,当佛罗伦萨人骄傲地称巴乔为“我们的马拉多纳”时,切塞纳球迷多少还有点怀疑:真有那么厉害吗?现在,亲眼目睹了 巴乔的天才表演,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们亲眼见了,但他们似乎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别国的禁区,巴乔却当成了自家的后院,闲庭信步一般,如无人之地,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巴乔是天才,意大利足坛的天才。” “22岁的马拉多纳和普拉蒂尼也没有像他那样锋芒毕露,才华过人哩。” “20日的切塞纳之夜是巴乔之夜,永远难忘。” “意大利的希望之星!” “未来的球王!” “意大利的马拉多纳!” “气势磅礴的巴乔!” “光芒夺目的巴乔!” “巴乔,激光!” 巴乔做梦也没有想到,联赛中对那不勒斯一役后,他获得佛罗伦萨球迷“我们的马拉多纳”称号后刚过五天,他又成了“意大利的马拉多纳”。 这样升级也太快了。 面对蜂涌而至的记者,巴乔激动万分,他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然后就同安德雷伊娜热烈地拥抱,驱车前往佛罗伦萨,与亲朋好友共享 快乐时光。记者们只好赶紧用照相机拍下这激动而温馨的一刻。 巴乔那世界级的进球,立即引起世界级的注意。英国队主教练在看了切塞纳之战后,对巴乔大加褒奖:“可以说,巴乔将是左右脚都能开弓的1990年世界杯赛上的新希望。 这对厉兵秣马备战世界杯赛的英国来说,未必是好消息。其主教练早早地这么夸巴乔,无非是警告他的队员:对这小子可得注意点,他的左右脚都能致你死命。 跟国家荣誉不相干的英格兰各俱乐部球队,却开始考虑如何将这位天才球员召入帐下听令。 各大俱乐部引进新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巴乔的身上。 巴乔名声鹊起,球迷呼唤维奇尼将巴乔吸收为正式国家队队员。从内心来讲,志在夺冠的意大利队虽然强手如云,却还没有谁真的让一向小心的维奇尼放心过,特别是锋线上的人物,阿根廷有马拉多纳,可意大利却没有一个像贝利、克鲁伊夫那样的射手。 没人能跟马拉多纳抗衡,就意味着意大利夺冠将成为泡影。 因此,维奇尼一直在用心寻找这样一位人选:他既具备良好的射门技术和意识,能不错过任何稍纵即逝的射门机会,又有敏锐机灵的大脑,巧打战术配合,将全场队员调动起来,统帅三军,直捣龙潭虎xue。 贾尼尼、多纳多尼都相当不错,但跟马拉多纳比起来,就逊色了些,要夺冠,就得有人出来跟马氏以硬碰硬。 巴乔的表现使维奇尼看到了希望,但是,保守的维奇尼还是心存疑虑:巴乔毕竟年轻,大赛经验欠缺,更重要的是,进国家队的机会太少,跟全队的磨合尚需时日,临阵易帅,容易军心动摇,很有可能起副作用。 作为国家队的教练,虽然巴乔这三场球都给了他一些印象,但他对巴乔是否能代表国家队出场,迎战那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列国诸强,他还在犹豫。 当新闻记者采访维奇尼,问巴乔是否会进国家队打世界杯赛时,面对火热的媒介,他的回答十分谨慎而且冷峻:“巴乔在我的计划之中,但考虑到大赛经验,用巴乔只是顶替受伤的多纳多尼和贾尼尼。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俩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一旦有需要,我当然会毫不犹豫地让巴乔上。” 新闻界就是这样,要么捧杀,要么棒杀,维奇尼对这一点深有感触。他可不愿一个刚出现的球星,一下子就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