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墙倒众人推 (第2/2页)
毕竟戴权和贾元春口中,太子自始至终,可是都不赞同老皇帝的做法的。 只是贾琏就怕老皇帝临死之前豁出去让贾家陪葬。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 贾琏不敢赌。 不过心里因着这些事情,贾琏总是不由自主想到红楼。 红楼中,贾家最后可是被抄家的。 可是这个抄家和贾琏记忆中看别的电视却是不同。 贾家在明明已经有了这么些实锤证据这下,虽说算不得全身而退,但女眷们的嫁妆,最后大赦天下,贾家众人被放出,也算是十分不错的结局了。 毕竟贾家本就不是什么仁义之家,便是如贾政贾赦这样的主子死了,也不冤枉。 可如今的贾家和从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至少在贾琏的带领下,京都百姓中,对贾府的评价还是夸奖居多。 可是即便是如此,老皇帝依旧不知道吃错什么药要收拾他们,贾琏虽说已经堵死了老皇帝想要从国债走的这条路,但保不准老家伙从其他什么方面入手。 因此以防万一,贾琏想着既是已经放出贾家已经一无所有的话,不如就装得像一点。 和贾赦商量一番,因此贾琏狠狠心,干脆用当初忽悠贾政的法子,用举人巷那边刘兆轩的名字,悄悄将剩下的其中两个庄子,另外还有温泉庄子以及金银铺子粮油铺子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将东西过户到刘兆轩名下。 而贾府账上如今除了大量现银,却是没了除祭田以外的资产。 钢笔厂当初贾琏在准备做的时候,就已经将股权分散给了贾迎春平儿等女眷,因此不算是贾家家产。 当初贾家混蛋成那样,贾家女眷的资产可是都没有充公,到了这里,贾琏自然不会出手阻拦,反而尽量将所有东西归到秦可卿平儿等人名下。 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以防万一,万一最后老皇帝临死之前,或者想到其他什么办法,要拿了贾家做威慑,那么贾家的内眷不被卷入其中。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 而为了防止秦可卿平儿等人担心,贾琏甚至反复练习叮嘱多次。 若是万一发生了贾琏一直担心的这件事,也千万不要慌。 贾家如今贾琏清扫多便,在确保不会有家人出去为非作歹的同时,也勒令约束家族中的人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力求将整个贾家笼罩保护起来,不让有心人找到贾家的弱点,以此击溃贾家。 老皇帝的生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消逝,只要到时候只要等皇帝一死,太子登基,贾琏一直担心的事情,也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当然了,如果不幸,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太子也没能及时施以援手,那此前贾琏所做的安排,也就可以起作用了。 比如院子比如转移的资产。 这算是贾琏最后的挣扎。 毕竟原本红楼的结局摆在那儿,自己努力奋斗这么久,没道理连从前那个垃圾贾家都比不过。 当然,按照如今这个走向,贾琏心里的忐忑,也不排除万一有这种情况发生。 而万一真的有了,大不了就是被抄家。 然后按照剧情等将来太子登基大赦天下。 想到这里,贾琏神情突然一凌,想到什么,脸色也凝结起来。 太子登基,大赦天下。 手心拳头半握,贾琏眸子微眯。 如果事情真的如他猜想的那样,那他是真的看不起太子和老皇帝了。 贾琏一次性还清欠债的消息,在朝野之中基本就是掀起惊涛骇浪。 原本甄家的五十万,对于国库就是杯水车薪。 加上此前皇帝言语中早就流露出这个意思,众人也只当甄其姚是皇帝请来的托。 毕竟甄家虽然日渐没落,但甄家三个女儿的赐婚,最后可都是皇帝指派的。 因此甄家出来,并不显得突兀。 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会受到影响。 而且恰恰相反,世家眼中,皇帝此举也是因为不敢直接对世家下手,有些投鼠忌器的味道。 因此才有了甄其姚在京都屡次被人嘲讽,下绊子的存在。 而另外一方面,为了给皇帝一个下马威也好,为了给甄家一个警告教训也好。 各家早就通过各自的途径,疯狂的开始从各个当面打压金陵的甄家。 可大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马上就要让皇帝自己打脸的时候,贾琏就这样猝不及防的跳了出来。 “陛下,虽说贾大人能够响应陛下政策及时将欠国债的银子归还,但微臣想要问问贾大人,听闻此前贤德妃娘娘回府省亲,你们贾家那时候就耗资百万两修建了如今你二叔一房入住的大观园。 如今还国库的银子,又是几百万两。 ” 说话的人出列,看向贾琏的眼神镇定不已。 “贾大人年轻有为,而立未至,竟然就已经是堂堂朝廷钦封的三品侍郎,那么请问大人,不过是令尊一等将军的爵位,还是大人身上三品侍郎的官阶,两位大人的俸禄都是有定数的。 可是如今大人府里一出手就是几个几百万,这银子却是未免来得太过轻松。” 话没有说死,只是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的人基本也就清楚其中意味。 贾琏如今的举动已经成功代替甄家成为众矢之的,如今即是已经有一个人不怕死的开头,剩下的便也显得有些前赴后继。 “王御史所言甚是,我大宣向来以仁德治国,陛下最是痛恨那些贪官污吏,贾大人有心不假,只是我们这些老官也好奇得很,贾家的财政此前出问题,可不是这几日事儿。 可是如今才不过多久,贾家竟然就又有了钱财还国库, 难不成,这,一切都是收刮民脂民膏的结果?” 自动忽略贾琏为了还钱已经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朝臣一个个出列,口中所言雷同,无一不是指责怀疑贾家财政问题。 墙倒众人推,贾琏虽说没倒,但看着大臣们为了给自己泼脏水,吃相已经如此难看,却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就是为了防止这个,他此前可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