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好炽热好温暖 (第2/2页)
马运昌心里早就想好了词,仍就轻描淡写说:“反正我有这个预感,领导来了,考察组跟前,我就这个意思。” “好了,运昌啊,不说了啊,说了就丢,我就当没听见。啊!”龚祥兴站起来走到文件柜前,打开柜门,取出一个筒状的包装盒,没有包装,没有品牌,什么都没有,递给马运昌,“进口烟,人家给我两筒,给你一筒,你我两个一起尝。” 马运昌给张敬民说的时候,两件事都摆开来了。要让他们止步,必须把问题直接端出来,要让他们知道,不是他马运昌不干,面对这两个问题,完全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逾越的障碍,由自己感觉到难度,自己停止了最好。 张敬民还没有开口说话,农教授在一旁到忍不住了,他说:“为什么要等换届?换届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发展,建设事业要等着换届,这叫无稽之谈。地区领导不同意,他不同意他的,你们办的是县里的事业,他们这是官僚,不作为。等到县里办成了事,他们又会说,是在他们的正确领导在完成的,前进的。” 张敬民淡淡地说:“我感觉啊,摸石头过河,脚下的石头什么样,其实只有自己最有数。” “不要管那么多,认准了的路,走下去。”教授继续说:“你们可以马上给上面写专题报告,要把开发玻璃河,建设水电站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说清楚,还要召开论证会,由专家确定该不该修,怎么修。给地委行署报上专题报告,附上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意向协议。我帮你们找他们,我去和他们理论。县里的干部如果存在那种思想,那简单,就罢免他,不要他当。” 教授情绪激愤,说得唾沫子乱飞起来。 马运昌为了平息教授的气愤,笑起来道:“好啊,教授激动了,教授比我们还要激动呢,教授为我们县的事,呕心沥血呀。敬民呀,要安慰好教授呢。教授,请你冷静。敬民,怎么办呐?”
“按教授说的办。” “教授让写报告呢。” 教授抹着自己的胸口,自我平复了一下,说:“张局长,你们没有人写,我给你们找人。” 张敬民说:“有人写。” 马运昌问:“谁?” 张敬民说:“喏,在那里。” 马运昌顺张敬民的眼光,看到了正在帮老蔡捆柴火的贺国荣。 张敬民把贺国荣叫过来,当面作了交代:替政府写水电站建设专题报告,报行署。明天一天,后天交稿。 贺国荣站立着仔细听完,回答:“好。” 贺国荣跟随张敬民回到县城,到家洗个澡,把小远驰接回家来,做了一顿饭。吃完,陪祝明霞和儿子玩一会,告诉祝明霞有个材料,要加班。祝明霞说:“我们靠里面睡,留半边床给你就是。”祝明霞的意思贺国荣懂,报告就在家里写,她会在他感到疲倦的时候,起来给他倒杯白糖开水。然后搂着小远驰,静静地看他构思,下笔,揉纸团,用冷水浸湿毛巾擦脸和脖子。去办公室,这些就没有人帮他做了。可是贺国荣却担心她母子俩休息不好,影响第二天正常上班。再累再睏,他一个人承受就行了。九点,他还是轻轻关上门,下楼去了。 一个夜晚,报告就拿出来了,上午上班时间,修改好了,就等张局长来过目,然后打印。可是张敬民没有到,打电话说,就交给李志权副局长,由他直接送去给马县长。 李志权见到马运昌,面呈了报告。马运昌并不想马上就安排,他想还是要和龚祥兴交换一下意见,从老龚那里讨要方法,他要同意就报,他不同意,由他去和张敬民甚至农教授解释。不过马运昌还是简单看了一下报告,看着眼睛一亮,写得相当好,文笔流畅,表述清晰。顺便就问李志权:“不是你写的吧。” 李志权说:“写得不好,请马县长批评指正。” 马运昌疑惑,看着一脸笑容的李志权:“怎么?不是那个贺国荣写的吗?” 李志权说:“马县长具体怎么交代张局长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张局长回来后把我们两个都找到他办公室,当面对贺国荣说,这个报告你写呀。贺国荣就说他家有急事,孩子发高烧了,他就急匆匆走了。张局长没办法,就交给了我。” 马运昌哼哼道:“好啊,庇护一个人到这种程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