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国天下 (第2/3页)
同,胡楚元对孩子们管的松,随意的让他们自己选择有兴趣的职业,所以,他这一系倒是没有几个孩子做生意,只有长女胡维蕙、二儿子胡维赛和小儿子胡维新。 胡维赛和胡楚元的关系还不是特别好,很多时候,胡楚元总觉得维赛不喜欢胡家的这种身份,也可能是讨厌他生父胡品元和生母的关系。 维赛还是很可怜的吧。 为了钱,他的生母不要他,为了做驸马和官职,他的生父也不要他,只能寄养在胡楚元这个大伯家里。 胡维赛17岁回美国生活,后来就很少回来过,每年只是让大姐胡维蕙稍一些信和贺卡给胡楚元。 真正等胡维赛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几个孩子,渐渐明白为人父母的那些难处,明白了家的含义,他才每年都会回国和父母一起过年,顺道也将胡楚元的孙子孙女带回来,和其他的堂兄妹们一起玩上一段时间,让他们明白整个大家族是什么意义。 人生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年纪大了,慢慢就会理解人生其实就是这个样子。 人嘛,就这么活一遭,茫茫宇宙之中,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哪怕你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人,你死了,那也就是死了。 家。 其实是一种生命继续向下传承的希望,一种生命的本能。 在胡楚元这个年纪,这个阶段,他是看的非常开,对这些也能够真正的体会清楚,对于这场即将会到来……而他也没有能力避免的世界经济危机,他更看的很开。 他在这个时期所能做的唯一选择就是接受。 或者,他已经失去了青春时期的那种豪迈和壮阔,残留在体内的只是一种波澜不惊的经验和平稳。 当然,他也很清楚,即便世界经济危机来了,他也有办法尽力保护中国不受到太大的冲击,保护这个家,保护这个大家族的壮年的、青年的、少年的孩子们。 危机就危机吧,萧条就萧条吧。 只要中国的孩子们还有书读,农民还有地种,哪怕有很多的失业人口,只要政斧能够保证救济金和赈济粮的发放,那也就无所谓了,最终……一切终将是还会恢复的。 虽然胡楚元已经没有权利管理国内的内政,可他毕竟是胡楚元,毕竟是大公党的主席。 按照胡楚元的意思,中央政斧在国内加大了国家粮食储备中心的建设,国家在法国、俄国的债务慢慢回缩,国家外汇比例中,法郎、美元、马克、卢布继续调低,开始选择在较低的价位增持白银,并逐步增加黄金储备总量。 国内的货币政策开始趋向保守,国家货币贴现率小幅增加到3.32%,对于在华各银行加强监管,严格要求各银行开始逐步增加储蓄储备率。 1925年9月,关于国内证券交易中心的问题最终有了结论,香港股市合并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在东南亚的分部和地区交易结算中心。 在马普托、马塔自治区,单独分设两个新的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受制于香港证券交易管理局。 上海股市继续维持较为稳定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限制外资的自由进出和流动,也不挂牌国外公司,而香港股市则被设置为国际金融中心,允许外资在较为宽松的监管政策下进出,同样允许外国企业挂牌。 随着整体金融和经济政策趋于保守,中国经济的增长幅度在1926年开始降低,对欧美出口增速明显减弱,大中华区内部的进出口总额有所提高。 1926年3月7曰,国内推出和,对社会保险实施全面强制推行制度,并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融入社会保险中。 3月14曰,在中央政斧的调控下,全国工商业最低时薪增加到0.22中圆,即便是临时工,每个小时也必须拿到22铢的最低报酬,全国开始禁止童工,工商业一概不得聘用15岁以下青少年。 在全面执行较为强硬的保守经济政策,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减低,国际资本明显向欧美流动,美国股指和伦敦股指都在大幅攀升。 中国有没有出现资本溢出的现象? 答案肯定是有的,大幅度的内部基础建设和外部发贷使得中国在1923年就有了明显的柯立芝效应,但是,胡楚元通过新一轮的大规模国家信贷,将柯立芝效应分散在整个殖民地体系内。 随着国内金融政策收缩,国内大量溢出资本进一步涌向新加坡股市和国际市场,对美国和伦敦股指有了明显推幅效应。 到了1927年初,美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债权国,中国在英法俄意等国的债权基本清空回收,但对本国殖民地体系和亚欧同盟体系内部经济体的债权则继续在增长。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胡楚元和胡缄元的两个老顽固的坚持下,阜康财团在欧洲经济的抄底投资开始陆续撤离,1927年秋,阜康财团在美国股市持有的巨额股票也在逐步套现。 伴随着阜康财团在美国股市的撤离,以及摩根、梅隆、洛克菲勒、罗素等美国财团加大反攻力度,阜康财团对美洲财团的控制力也重新减弱。 排除基本看不见的,隐藏在一百多家分支机构背后的阜康财团,太古财团就是欧亚非澳四地的第一财团,美洲财团则是整个北美洲和南美洲最大的财团。 控制美洲财团就是将美洲经济控制在手里,对于推行“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政策,确切的说,是推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政策的美国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美国经济的新领袖安德鲁-梅隆的率领下,美国四大财团都开始加大了对美洲财团控制权的竞争。 最终,阜康财团和美国四大财团达成一个协议,以英荷富通财团入主标准国际,由富国财团、英荷富通财团、美洲财团联合控制标准国际集团,以此为妥协,阜康财团放弃对美洲财团控股权的争夺战。 1927年10月,阜康财团转让美洲财团综合股权的24.57%股份给美国本土的四大财团。 经过这一手的转让,阜康财团从美国资本市场套现73.3亿美元,在美洲财团仅保持11.03%的股份,以及对美洲银行股份优先购买权的特权。 套现之后,这些资金逐步撤离美国,在国际市场兑换黄金和白银。 胡楚元的选择主要是增持白银资产,特别是国际白银期货,他非要控制标准国际集团的目标就是要继续控制白银产量,利用这个基础逼迫白银在经济危机期间高速增值。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东西的价值不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甚至还会反向增长,那就是黄金和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