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海军准备 (第2/3页)
。” “正卿也是如此认为吗?”光绪反问到。 “臣亦是如此想。所谓曰本天皇……” 这里光绪插了句嘴:是明治老东西 “是。所谓明治老东西(说到这邓世昌顿时觉得万般别扭,但仅稍有停顿)每天吃一顿饭,臣以为不过是曰本人的宣传,切不可信。但此事可确认曰本正集全国之力购舰,其意指只能是我北洋。如今我北洋水师最是缺少快船快炮,一但吉野归其国,其速度与火炮将成我北洋水师之大敌。再与曰本对阵恐有不及。皇上臣斗胆叩请皇上为我北洋水师添置新舰。”邓世昌说完,刘步蟾便与邓世昌一同跪下并同声道:“请皇上添置新舰。” “坐下吧。”光绪脸一拉:“听你们的意思是如果朕不购置新舰,以你们现在的北洋水师是打不赢曰本了?” “臣等决无此意。”刘步蟾连忙回话:“臣等相信就凭我北洋现有之舰打败曰本不在话下。只是除定镇两舰外,致远、经远等舰,特别是超勇、扬威两舰恐有大伤。”话到这,光绪脸色有些差。刘步蟾到有些怕了,怕皇上以扬敌之威而加怒于他。 “实话。朕喜欢。你们以为朕称明治为老东西就是一种轻视吗?不,这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所以才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光绪喝了口茶:“年初李中堂欲购新舰,可惜因故腰折。你们万分期待后的失落,也是未能克敌完胜的失落。朕到也想购置,可朕不清楚你们海军的需求,这也是朕叫你们来原因。朕在这答应你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上一艘。说说,你们眼下最须要什么样的军舰。” 刘步蟾回过头去和邓世昌简单的商量了一下:“皇上,只须如曰本吉野舰一般的,有较快航速和快速火炮的兵舰。” “吉野?4000吨级?” “是,皇上。我北洋现有之舰都过于老旧,航速仅有14节。如遇敌快船则无法以制敌。”说到这刘步蟾了句:“若购舰以两艘为佳。” 光绪哼了一声:“刘步蟾16岁入福建船务学堂,26岁外派英国学习。直到光绪十一年定镇二舰归国。以定镇二舰傲视四邻,那时多么意气风发。如今仅七载,才4000吨就满足了?如果朕要买吉野级,朕下旨买就是了,还要你们来干嘛。就这点出息。”光绪越说脸色越差:“都说你们是大清海军最精华的一代,而你们二人是精华中的精华。可你们还依然沉浸七年前的荣耀中,却忘这是个曰新月异的世界。现是英国最新的君权级战列舰一艘就是你们定镇两艘的总和。战列舰不上万吨,重巡洋舰没6000吨,就不用跟朕谈了,你们可以回去了。朕自己选。” 刘步蟾邓世昌二人听到光绪如此说话,一时间喜上眉梢:“臣等谢主龙恩。” “都坐下,别动不动就跪。”光绪看着他们二人不禁笑了起来:“眼光要放远一点,思想要往后想一点,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北洋水师。国家要强大,不是仅有那么几艘军舰就真的强大了。咱们中国的海疆广大,光是防守就至少要三支北洋规模的舰队。更不用说打出了,那还需要多少军舰,还需要组成多少舰队想过吗?” 刘邓二人面面相嘘,他们以为能够守卫着大清的海疆,当好这海上长城就也是了。没想到光绪的志向是要打出去。 “中国自春秋战国燕赵等国始修长城以来,从秦到明每朝每代都在修复加固长城,可耗费无数的长城确从未挡住过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铁骑。海军也是如此。” “海军是个进攻型的兵种,开战之初就应该是把军舰开到别人家门口,用舰炮顶着别人家的大门。然后对敌人说,赔钱赔地赔女人。这样的海军才是朕心目中的海军。” 赔女人?刘邓二人的思维开始落后于光绪了。 “现在的你们还远远达不到朕心目的大舰队指挥官的要求。但你们基础好,经验足。再学习起来很快。此次琅威理上折要朕指定第二指挥官。朕已经决定由邓世昌出任。旨意在你们来京的路上已经下去了。乘琅威理还在,你们要把他的知识全部学过来,他竟是英国人,不是吗。” “朕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合格的舰队司令。将来,朕要你们带自咱们中国的舰队和世界上每一个海军强国打一仗,就算是失败。” “当然做司令的当有司令的胸怀。刘步蟾这点你要好好体会下朕的意思。” “将来的中国不可能只有两支舰队,朕需要更多的舰队司令官。不仅你们要成为合格的司令官,还要经你们的手去培养更多的司令官。这也是朕对你们的期望。” “你们回去后各自拟一份名单,相互不要讨论了。朕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做元帅的胸怀。” “朕说了很多,你们自行体会。现在谈谈眼下要增置的军舰。眼光就不要盯着什么破吉野了。朕问个问题。正卿以你的致远全舰火力去打子香的定远,你以为需要命中多少发炮弹方能摧毁定远?” 邓世昌细细的想了想,答到:“怕是没有百十发炮弹不成。” “你太小看定远的装甲,朕断言就算是你打中两百发也无伤大雅。子香,如果你定远的305毫米主炮如果打中正卿的致远一发呢?会怎么样?” 刘步蟾想想后说:“就算不是命中要害,只怕致远恐难以再战。” 这时邓世昌突然明白过来:“皇上的意思是如同高手过招,一个小巧玲珑出拳快但力气不够,虽然打中次数多,但确没法将对方击倒。而另一方虽是人高马大,不够灵活。但出拳够狠,只要打中一次,就能将对方彻底打倒。” “说的好,这个比拟很恰当。大舰巨炮才是未来海战的决定姓的力量。”光绪伸出紧握的拳头:“这里有英德两国送来的各类战舰的资料,你们来选一款你们最需要的吧。” 刘邓二人一看喜形与表,就如皇上所言。这里的都是过万吨的战舰,就是巡洋舰都是6000吨往上。对于战舰热爱的他们细细的看起了图纸。不知不觉中,夜色已经降临。 慈宁宫 “小李子,那两个北洋水师的人还没走吗?” “回太后话,还没。皇上还留下一起用了晚膳。” “又要买什么兵舰。就不能消停会。买回来还不是又给了北洋。哀家老了,管不了这么多了。小李子,你到下边去催催。啥时能将哀家的园子修好?哀家可等着这园子颐养天年呢。” “喳。” 慈禧话一转:“不对,这北洋又是水师又是路师。这又要再增新舰。哀家得去提醒皇上。皇上还是太年青了,这治国如烹小鲜急不得呀。小李子,摆驾御书房。” 经过详细讨论,加之来自后世的经验。新舰一点点的在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