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南北行_第二十八章 谈笑定计谋僰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谈笑定计谋僰道 (第2/2页)

是阿猫阿狗一样的地方小势力盘剥,实在是一件很憋屈的事情。

    军人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你够日的敢惹我,打死你丫挺的再说!

    对于那群老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方土著,王佑安也是看他不顺眼很久了,毕竟他盘剥的,可都是王佑安口袋里的血汗钱。在王佑安现在队伍不断发展到处用钱的时候,不说每个大钱都要思量着花,但也算到处紧紧巴巴的了。

    这种时候僰道城那种不入流的小角色还要来死命的搜刮王佑安口袋里的银子,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上被大成国精锐骑兵深深的刺激过了的王佑安,一直有着的实战出精兵思想作怪之下,兄弟三人商量很久之后,还是决定先打僰道城再说。

    今天之所以让其他人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王佑安只不过是想看看,是否也有和自己兄弟意见一致的,顺便查缺补漏而已。

    看两个人也说的差不多了,王佑安开始了一锤定音:“好了,大家的意见本都督都听到了。综合几位的意见,本都督认为,还是先打僰道城的为好。毕竟西南商道现今于我军而言太过重要,就这么放在别人的手里,始终是个大隐患。”

    听到王佑安这么说,李炳一阵的得意洋洋,司马亮一阵的欲言又止,但最后什么都没有说。

    在服从命令这一点上,王佑安宣贯的很到位,属下众人也做的很好。

    只要王佑安做出了最终决定,哪怕再有自己的个人意见,王佑安手下这些人都会无条件的服从,并且转为在王佑安的意见立场上开始考虑策略和解决方法。

    不过,对于司马亮的担心,王佑安还是要解释两句的,持续的压制并不是长久之道。毕竟,能够让手下都充分理解自己的意图,并且心甘情愿的帮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效果自然要好的多。

    “司马先生无需介怀,本都督并没有明火执仗的发兵占领僰道城的意思,而且大涉河一带咱们也不是不打,不过是个先后顺序不同而已。司马先生,你来帮本都督参谋参谋,本都督想在僰道城建立一个司盐都督府分署衙门,署理江阳、涪陵和巴郡三郡对西南蛮夷之地的盐务买卖,法理上应该过得去吧?”王佑安开口问道。

    “东家如此做法,只要不干涉地方事务,仅仅是分署衙门办理盐务的话,法理上当然是过得去的。”司马亮见王佑安问话,理当作答。

    “那么,司马先生你再分析下,如果都督府分署衙门与地方上府衙之间起了些小小的争执,发生了些小小的争端和不愉快,只要工作坐在前面的话,想来朝廷应该也不会太过责怪吧?”王佑安接着开口问道。

    听到王佑安这样的说辞,司马亮已经领悟到了王佑安的意思,继而微笑着开口道:“这是自然,地方上各个衙门之间,争执在所难免。有些许争端和不愉快,只要不是闹到影响朝廷中央赋税收缴的程度上,朝廷顶多是各打五十大板而已,轻易不会过多问询的。”

    “如此就好,现今年节将近,还有劳烦司马先生车船劳顿,跑趟成都,把咱们这几个月来的司盐赋税上缴朝廷,顺便帮本都督到青城山上柱香还下愿了。”充分把握到王佑安意图的司马亮,是对外交涉的不二人选。这种对外应酬的事情,本就是司马亮这种世家子弟的长处,而且王佑安除了司马亮,也就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去办这件事情了。

    “东家吩咐,属下自当尽心尽力!”司马亮很开心的接下了这份差事,又接着请示王佑安道:“不知东家属意带多少钱财去往成都合适呢?”

    “赋税嘛,钱有个几万大钱就可以了。另外再给咱们的大成皇帝陛下金献沙金百两,就说是咱们乡亲们几个月以来,日夜于江河之中淘洗来的。为祝贺皇帝陛下千秋万代,缩衣紧食,特此进献。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至于具体的说辞,你来把握就是。”

    说到这里,王佑安有思索了片刻,然后接着开始交代:“至于青城山上的功德钱嘛,黄金千两,务必提前送到,切莫懈怠了神仙!”

    见王佑安如此吩咐,司马亮顿时颜面上又是开怀了几分:“东家如此安排,想来那僰道城荒僻之地,小官寡民,素来不懂什么礼数,如若有什么纠纷发生的话,朝廷免不了是要狠狠的责罚他们一场的。”

    “哈哈哈哈哈哈!!!!!”

    王佑安与司马亮对视一眼,俱是开怀大笑了起来。

    王佑安在富世镇的大营总参谋部会议上定下了下一步动作的调子,又交代好了司马亮成都之行的工作安排以后,在阴雨绵绵的冬日里,新的一场战争再次酝酿开来。

    。。。。。。。。。。。。。。。。。。。。。。。。。。。。。。。。。。。。

    。。。。。。。。。。。。。。。。。。。。。。。。。。。。。。。。。。。。

    再一次的,一场其实也没有什么多大悬念的战斗又要打响,其实老王已经预示的很清楚了,这场战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出现的。其实最大的悬念不是这场战斗,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面一直有提其他的事情来着,那才是个大悬念啊。

    (战斗结果当然不会有悬念,猪脚不会死,猪脚有奇遇,这是最基本的网络小说逻辑啊!!!!!老王是猪啊!!!!!!)

    历史厉害的朋友不妨去查查,公元312年农历十二月,永嘉六年十二月巴蜀之地有什么大事发生呢?

    悬念下一章就会揭开!

    没二话,继续的,走你!!!

    各位大哥大姐,可怜可怜,给口吃吧!!!!!!

    跪求啊!!!!!!!!

    能给个推荐、点个收藏吧!!!!!!!

    长跪不起、五体投地的跪求啊!!!!!!!!

    以没什么悬念的悬念的名义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