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065【再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5【再见】 (第1/1页)

    民国之文豪崛起正文065【再见】清华园,工字厅,西客房。

    明亮的电灯下,四个人还在熬夜苦战,屋内烟雾缭绕,宛若蓬莱仙境。

    就是呛了点儿。

    “嗨,又是三饼。”吴宓郁闷地拍出一张牌。

    赵元任高兴道:“哈哈,绝张也有得吃,我已经听牌了啊,任公当心!”

    梁启超重重地吸了口烟,扔掉烟屁股才去摸牌,然后他就犹豫了。摸到的是一张“北风”,大生章,牌堆都快结束,还没见有谁出过。

    见他思虑良久,吴宓忍不住笑道:“任公,又拿到炮牌了?”

    “什么炮牌?别乌鸦嘴!”梁启超的对对胡已经听牌,他实在舍不得,咬牙就把北风给打出去。

    周赫煊、赵元任和吴宓三人面面相觑,然后同时把自己的牌推倒。

    一炮三响!

    赵元任极度无语:“任公,这个时候你还敢打北风?我捏了四手都没敢出。”

    梁启超伸着脖子一瞅,尼玛三家全部单吊北风,把他郁闷得脸色发黑。

    “继续,继续,”梁启超牌技虽臭,牌品却极好,数完银子又是一副笑脸,振振有词道,“经过我长时间的研究发现,麻将不能不打,要救国就一定要打麻将。打麻将可以观察人的品格,还可以锻炼坚韧精神。一坐下去不论胜负,一定要打完四圈。即使前三圈都失败了,还有翻本的希望。我们国家和别国竞赛,败了也不能气馁。这种精神可以在麻将桌上锻炼出来。”

    周赫煊三人顿时爆笑,忍俊不禁地夸赞道:“任公高论!”

    又是一圈打完,梁启超终于成功屁胡,乐道:“看见了没?坚持才能赢得胜利!”

    吴宓打着哈欠说:“今晚就打到这儿吧,已经大半夜了。”

    赵元任也说:“对,明诚还要早起坐火车。”

    “也罢,下次我再报仇雪恨。”梁启超潇洒地起身笑道。

    正是夏天,外边月色如水。

    周赫煊从西客房出来,走过一段回廊,便看到曲曲折折的荷塘。水面升腾着淡淡薄雾,在月光下犹如缕缕青烟,清风徐来,荷叶摇晃,露出一朵朵白色莲花,就仿佛含羞带怯的闺中少女。

    周赫煊突然想起朱自清那篇《荷塘月色》,似乎正是在清华园写的,此情此景相同,只不过月下漫步的人换了。

    披着月光回到客房,周赫煊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主要是几幅墨宝。这是周赫煊厚着脸皮索要的,搁几十年后必定升值,当做传家宝都可以。

    一共六副卷轴——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这是梁启超写的。

    “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这是王国维写的。

    “有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是梁簌溟写的。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是赵元任写的。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这是吴宓写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陈寅恪写的。

    周赫煊摊开卷轴看着那几方钤印,笑得跟偷了鸡的黄鼠狼一样。这年头,但凡读过书的人,毛笔字都写得非常漂亮,他准备回天津找张学良、冯庸、李寿民、文绣等人也写几幅字。

    以后但凡见到名人,都可以讨要墨宝,收集起来放到箱子里,过几十年拿出来肯定有意思。

    放好字画,周赫煊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已经大天亮。

    “明诚保重!”

    几位先生把周赫煊送到清华园门口。

    周赫煊逐一回礼道别,遂带着孙家兄弟离去,同行的还有王国维的儿子王潜明。

    王潜明已经病愈,中医说是伤寒,西医诊断为肠道细菌感染。反正中医、西医开的药都吃了,也搞不清到底是谁治好的。他是上海的海关职员,前阵子告假来北平探亲,结果一病不起,直到现在才病愈南归。

    历史上,王潜明是罹患伤寒暴毙的。

    伤寒这玩意儿有可能复发,西医的说法是潜伏在病灶内的病菌重新繁殖,并入侵血循环,再次引发菌血症导致。

    周赫煊虽然不懂医学,但还是担忧地说:“潜明兄,你的脸色不太正常,还是跟我去天津找医生再看看吧。”

    王潜明不以为意地笑道:“大病初愈,气色当然不好。医生说我已经没事了,贤弟无须担心。”

    周赫煊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打算到天津后,硬拉着王潜明去医院。

    车站的候车室也分等级,周赫煊他们买的是二等票,比一等票便宜,比三等票高级。倒不是为了装逼,主要是最廉价的车厢太过拥挤,而且气味也很难闻。

    等不多久,候车室突然呼啦啦进来十多个人,里头赫然有孟小冬。

    孟小冬穿着一袭碎花洋裙,显得格外青春俏丽。她见到周赫煊非常惊讶:“周先生,你也在北平啊!”

    “我来北平做事,”周赫煊简单解释一句,看向她后面的人问,“这些是你朋友?”

    孟小冬连忙回头介绍:“这位是谭派名家陈秀华陈先生。老师,这位是著名作家周赫煊周先生。”

    “周先生好!”

    “陈先生好!”

    双方握手认识,彼此寒暄了几句便没再说话。周赫煊不懂京戏,陈秀华也不关心文学,反正没啥共同语言。

    孟小冬却显得很热情,挨在周赫煊身边说:“周先生,你的那篇《我有一个梦想》说得真好!”

    “有感而发罢了。”周赫煊笑道。

    孟小冬又说:“对了,我已经搬到北平住,这次是随戏班去天津演出的。”

    “你又登台了?”周赫煊问。

    “还没有正式复演,主要是跟着陈先生学戏。”孟小冬道。

    两人闲聊片刻,火车已经进站了,他们的车厢不同,到了站台便各自分开。

    孟小冬扭头看着旁边不远处,周赫煊的个子很高,站在人群中犹如鹤立鸡群,一眼便能望见。

    “小冬,该上车了!”陈秀华拍拍她的肩膀提醒。

    “哦。”孟小冬猛然回过神来,伴随着人潮挤向车门。

    陈秀华问:“你对这位周先生有意?”

    孟小冬俏脸微红:“哪有?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陈秀华告诫道:“他是进步知识分子,我们是唱戏的,终究不是一类人。”

    “唉,我知道。”孟小冬轻声叹息,突然感觉很自卑。

    这个时代的戏剧伶人,终归还是属于下九流。名角确实有人追捧,但如果涉及到婚姻,那就显露出本质来。

    再红的戏子,也不可能嫁入名门,只能给人做姨太太。稍微有地位的读书人,也是不愿娶一个戏子的,会惹人笑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