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骄_第二一七章 超轻跑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七章 超轻跑鞋 (第1/2页)

    王杨所说的拳头产品,就是超轻透气跑鞋。

    在王杨前世的2005年3月,李宁第一代超轻透气跑鞋——RUNFREE羽毛跑鞋正式上市。这款为炎炎夏日推出RUNFREE以轻质与透气为卖点。当时来看,在这两点上,RUNFREE皆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在重量上,它比李宁传统跑鞋轻了多达百分之五十;在透气方面,特殊纤维的选用让它丝毫不逊色于市场上其他以透气为卖点的跑鞋;RUNFREE在减轻重量方面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鞋面如此,鞋底也不例外。轻质PHYLON中底、RS超轻橡胶以及轻质EVA材料的开孔鞋垫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都算得上是很强大的创新了。

    需要说明的是,超轻透气跑鞋原本并不在李宁的整体计划之内,只是为了开拓夏季市场而推出的应景之作,没想到在那之后的将近十年里,“超轻系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错的销量一次次地续写着故事,成为李宁产品体系中最长青最受欢迎的系列。

    从整个体育产业来看,当时整个跑鞋界都笼罩在耐克的FREE阴影之下,而李宁RUNFREE以独特的切入点面世,这无异于为当时沉闷的跑鞋市场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超轻跑鞋的风潮也就此拉开帷幕。受李宁超轻跑鞋的启发,从2005年开始,各大品牌纷纷引入超轻透气跑鞋的概念,推出自己的产品,其中以阿迪达斯的adizero和CLIMACOOL360度清风透气跑鞋最为经典;说起来,阿迪达斯和李宁真可谓苦大仇深,最早在公司的宣传口号上,李宁推出了“一切皆有可能”,没成想阿迪达斯紧跟着推出了“没有不可能”,因为名气的缘故,绝大部分公众都以为李宁抄袭阿迪达斯,李宁是欲辩无言;后来李宁打出超轻透气跑鞋理念,又让阿迪达斯偷学过去,并且换了个马甲成为对抗耐克FREE跑鞋的王牌,忙活了半天好不容易搞出来点儿干货,都被剽窃过去,自己还落下个李鬼的恶名,真真是冤到姥姥家了。

    “慢跑鞋?!”李宁倒抽一口凉气,王杨的成名之作不就是FREE慢跑鞋吗?那可是号称开创一个时代的经典,绝对的市场大杀器,现在推出同类型的产品,不是找死吗?

    李宁话音一顿,王杨就猜出他的顾虑了,AND1FREE5.0上市以来,在跑鞋界掀起了惊涛骇浪,同期上市的其他慢跑鞋纷纷落马,而王杨入主AND1以来,大力拓展中国市场,加上他本身的恐怖人气,国内跑鞋市场上几乎无一合之敌,这种时候上马慢跑鞋项目,从表面上看确实有点儿危险。不过王杨是来自后世的重生者,眼前的市场看似无机可乘,但对熟知未来发展的他来说,却处处充满机遇。他镇定地说道:“宁哥,我虽然是AND1的董事长,但也同样是公司这边的执行董事,而且咱们是同胞,厚此薄彼的事情是不会干的。”

    李宁点点头:“小杨,这一点,宁哥绝对相信你。”

    王杨笑了笑:“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我的FREE,我可以跟你透个底,接下来,FREE将发展成为全系列的运动产品,跑步、篮球、综合训练都会涉及,如果你想避开FREE的风头,那就想错了。”

    李宁一惊,他确实有这个想法,既然FREE技术如今正当红,选择迂回战术避其锋芒也是不错的,没想到FREE的适用性如此广泛,更没想到王杨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王杨也不废话,直入主题地说道:“走专业化路线,首要条件是把公司和具体的体育项目结合起来,比如提到耐克,会让人想到篮球,提到阿迪达斯,会让人想到足球;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李宁的品牌优势,看看什么样的市场定位能体现出这个优势。”

    “对于一般人,提到宁哥你,第一个印象永远是体cao。我知道宁哥你对体cao产业也有过不少投入,还赞助了法国体cao队,不过从全球范围看,体cao算不上主流运动,在国内,体cao的产业化程度就更低,想要跟国际品牌竞争,就需要更加产业化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

    李宁渐渐听得入了神:“没错,中国体cao都是精英式运作体制,不像美国由大量俱乐部支持,属于相对普及的大众运动。”

    王杨在心里惋惜了一声,因为出人意料的是,体cao的外延在进入21世纪后迅速扩大,包括运动者众多的健美和瑜伽等。所以综合训练鞋大行其道,成为又一个强劲的市场增长点,耐克在这股风潮到来之前抢先开始了女子健身系列的开发,并几乎签下了美国所有最著名的健身教练,再次成为这一市场的霸主。而李宁这个最有可能做健身的体育用品公司,却失去了这个机会。但是王杨考虑再三,还是没有说,不是私心作祟,而是国内的健身市场比体育用品市场还要初级,就算李宁知道了也做不起来。

    “咱们中国人的运动通常从跑步开始,耐克的主要精力在篮球上,阿迪达斯的主打是足球,而国内市场上定位与跑步相关的其他品牌,比如锐步、爱世克斯,纽巴伦仍处于高度离散状态,所以这就是一个市场空白;应该作为公司最重要的差异化发展领域。”王杨侃侃而谈,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