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第2/2页)
重了,但口中却道:“姑娘放心,有伯爷在呢。” 太微心想也是,有父亲在,哪里需要她担心了,于是她大被一蒙,此番真的要去睡了。可心里大概还是惦记着的,她一大清早,天色才蒙蒙亮就爬了起来,说要去母亲那请安,顺带用朝食。 要翡翠珍珠饺,要鸡丝粳米粥,要红枣豆沙卷…… 她一样样数着,临到要出门,刘mama却拖拖拉拉、推三阻四不让去。 太微急了:“娘亲的病还没好吗?” 刘mama说是啊,夫人怕您过了病气特地叮嘱奴婢,让您过些天再去她那。 太微瘪了瘪嘴,眼眶已经开始泛红,她摇了摇头:“我不怕,我想见娘亲……” “夫人说了,姑娘您得听话。”刘mama蹲下来,平视着她的眼睛,正色道,“姑娘您忘了么,您前些天才说过,您如今长大了,已不是贪吃好玩的小孩儿了。您一向是顶聪明顶听话的是不是?” 太微带着哭腔说,是。 刘mama便道:“那您乖乖的,不要闹,回头等夫人好全了,奴婢立马便送您过去好不好?” 太微抬起小手抹了抹眼睛,点头应了一声好。 但她等了一个白天,一个黑夜,又一个白天……母亲的身子却依然不见好转。 天色黯下来了。 天色又亮起来了。 一晃眼,五六日过去了。 太微趴在窗前,远眺着月洞门,遥遥地瞧见另一头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不断地往上房去,又不断地打上房出来。她虽然看不清那些人的面孔,但是不知怎么的心里却觉得他们都颓丧极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 到底怎么了? 母亲的风寒为什么还没有好? 为什么刘mama这两天看起来也是垂头丧气的? 她满脑子都是疑问,满心都是忧愁,连给祖母请安也不想去了。可若是不去,祖母要发火,回头省不得又要怪到母亲身上,是以她不想去也还是得去。 她偷偷在嘴里塞了一颗糖,这才迈着两条小短腿朝祖母的鸣鹤堂走去。 没想到半路上遇见了四姑娘祁茉。 四娘身边跟着的丫鬟碧玺和太微的丫鬟碧珠是亲姐妹,这会见了面,便亲亲热热地说起话来。不像太微和四娘,从来不亲近,从来也说不上什么话。
四娘人小小的,嘴却很刻薄。 趁着两个丫鬟交谈的间隙,她凑到太微身旁,压低了声音,笑眯眯地道:“听说你娘生病了。” 太微瞪了她一眼。 四娘却像是没瞧见,脸上还是笑微微的,用只有她们俩能听见的声音道:“要是你娘病死就好了。” 耳边“嗡”的一声,太微气红了眼睛,狠狠推了四娘一把。 四娘猝不及防没有站稳,摔了个结实,顿时大哭起来。 两个丫鬟见状脸色大变,急忙一个去扶四娘,一个来拦太微。 四娘则嚎啕大哭,言称要去向祖母告状。 太微火冒三丈,气到舌头打结话也说不清,鼻子一酸,眼泪就汩汩地流了下来。她大力挥开丫鬟的手,拔脚就往反向跑去。 她要见母亲,她要告诉母亲四姐有多坏,自己又有多么的委屈—— 她拼命地跑,摔倒了也不疼。 她只想见母亲。 一转眼,她跌跌撞撞跑远了,丫鬟碧珠稍一犹豫便没能跟上来。 太微就一口气跑到了上房,眼见着周围人都散了,空荡荡冷清清的,只母亲的大丫鬟倚翠在门外守着,面容憔悴,打着瞌睡。 远处廊下倒有两个婆子在洒扫,低着头很认真。 太微谁也没惊动,趁着倚翠瞌睡正浓闭眼的那瞬间,悄无声息地摸进了母亲的屋子。里头窗门紧闭,帘子落下来,黑魆魆的。 她小心翼翼地往床榻走去,掀开帐子,声音轻轻地叫了一声“娘亲”。 母亲没动静。 她凑近,又唤了一声。 母亲这才睁开眼,瞧见她,先是笑,然后忽然哭了起来。 半点声音也没有,只眼泪珠帘断线似地扑簌簌落下来。 太微慌了,急急忙忙爬上床抱住了母亲,不断地问:“怎么了?娘亲怎么了?” 可母亲不答,只是痴痴地看着她,一声声唤她的乳名:“俏姑……娘的俏姑……” “我在,我在这呀娘亲!”太微手足无措地伸手去擦拭母亲脸上的泪水,也跟着要哭。 “俏姑……”母亲的手也抚摸上了她的脸。 指尖是冰冷的,像寒冬腊月里的霜雪。 太微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母亲苍白的手指像草丛中爬行的虫,带着湿漉漉的寒气,猛地按在了她的眼皮上。 “娘亲?” 伴随着话音,眼皮上的手指突然开始施力了。太微听见母亲在喃喃自语:“都是这双眼睛……都是这双眼睛惹的祸……” 她不知道母亲在说什么,但她害怕极了,眼睛也疼极了,她挣扎起来,尖声哭叫:“娘亲!娘亲!” 母亲也在哭,越哭手上越无力。 惶惶中,太微只觉自己眼皮上一轻,顿时大哭着瞪大了眼睛。 一张痛苦到眉眼扭曲变形的脸笔直映入眼帘,她看见母亲颓然地垂下了手。 与此同时,帐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等她回头去看,已有人匆匆上前来一把撩开帐子将她打横抱了起来。 是父亲! 她将已经涌到嘴边的尖叫声又给咽了回去。 父亲一言不发,抱着她大步往外走。 视野所及,骤然明亮。 太微抽泣着趴在父亲肩头上,透过泪眼去看母亲。母亲正被倚翠几个按在床上,披头散发,面若枯槁,双眼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 她离母亲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几步之遥却有如天堑万里。 那一边母亲的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伤心和绝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