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六零章 热河(十一) (第2/2页)
为什么张学良会拒绝中央的命令,恐怕还是因为在张学良看来,汤玉麟还有利用的价值。况且汤是热河的地头蛇,并不太好对付!他和日军的勾结还可以作为张学良和日本的缓冲,不仅如此,从北平军分会内部传来的消息,张学良同样不愿意于日本在热河拼了老本,最后丢了热河不说,还让中央军抄了他的后路,由此才有了拒绝中央军六个主力师北上增援协防之事。 有时候真的恨不得耍些手段,哪怕是以日本人的名义干掉那位少爷也好。 可是范杰心里更清楚,现在华北的局势根本就离不开那位少爷。 一旦没了那位少爷,,那华北的大局也就崩盘了,甚至于,中央之所以不追究姓张的弃守东北,并不是顾虑到东北军,现在的东北军不像过去那样铁桶一块,只要中央同意,完全可以用“抗日”为由策反的东北军中下层。 可中央真正顾虑的却是华北数省的地方军阀,消息哪怕泄露一点,哪怕是个猜测,依如今的局势,解决了一个张学良,还有阎锡山和韩复渠,解决了张学良难免落得一个兔死狐悲的境地,造成华北与中央的离心离德。分裂的各省就很容易被日本策反分裂,到那时日本会像在东北一样,扶持中国人对付中国人,用伪满军队对付义勇军,然后以华制华,事倍功半!
到那时,大局可就无法免回了! 现在,甚至因为日军进逼的威胁,南京那边对东北军的动作也随之放缓,就连汪精卫也…… “好了,不提这些了,这些日子你抓紧时间把局势熟悉一下,我再在宪兵司令部内给你弄个位子,你我兄弟合力好好和日本人斗一斗!”范杰拍拍文强的肩膀说道。 “恩!”文强依旧低着头,翻阅着手中的资料,半天之后,他才抬头说道。 “看东北军的兵力布置,张学良明显是将自己的嫡系部队安置于长城以里,依托长城进行防御,而热河的主要力量还是汤玉麟的部队,不过依照地势来看,也不是没有机会!”文强在那里叨叨念念。 范杰在一旁看着有些投入的文强,心里不禁感慨,这么多年了,文强还是那里善于军事谋划的黄埔子弟,当年的四期生里,也就他能在模拟作战上压林*彪一头。 “如何?”范杰问道。 “怕还是不成!”文强将铅笔往桌子上一扔,摊到在椅子上,无力的说道:“现在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热河,在于汤玉麟和张学良,如果两人能摒弃嫌弃,合力抗日,以热河的庞大地区形成层层防线,不断的削弱日军的能力,消耗迟滞,不停的调动他们,最后在长城下形成伏击圈,同时派一支主力从多伦插入日军后侧,并对赤峰形成攻击姿态,堵住日军的后路,这时各部在以逸待劳从长城各口杀出,击败关东军的进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在做梦啊,强子,汤玉麟的部队怕是见到日军就会撒腿后撤,日军怕是毫无阻力就会攻到长城之下,还以逸待劳从长城各口杀出呢,以东北军的实力能够在日军的攻击下守得住,就已经是万幸了。”范杰毫不客气的打击到。 “焕然,你太悲观了,”文强皱起了眉头,“在关内的东北军至少有近20万之众,合理利用的话,守住长城并不难,日军想要复制九一八事变,以张学良的现在的警惕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着一脸倔强,又带着疑惑的文强,范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告诉他东北军兵无战心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在范杰的计划里,他根本就没有在意过东北军,其实范杰自己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在他的前世记忆里,有十九个步兵师,近二十万的东北军在长城抗战中毫无作为,而大放异彩的却是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和第十七军徐庭瑶所部(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第二师黄杰部和第八十三师刘戡部),还有第三十二军商震部,哪怕是挖了慈禧坟墓的孙殿英在长城抗战中也是可圈可点的,那到底近二十万的东北军,到哪里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