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_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五十六章 忠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五十六章 忠臣 (第4/5页)

省,还要将帝国拖向深渊么我真想将你们拖出去,全部斩首在宇品港码头前面,向帝国谢罪”

    伊藤博文的话语如连珠炮一样爆发,脖子上面青筋爆得老高,额头处慢慢浮现出细小的红点,他真是暴怒得连毛细血管都破裂了

    在伊藤博文狂风骤雨一般地怒火下,几个陆军将领呆呆的听着。在听到明治天皇也来电斥责之后,终于颓然坐回了椅子上面,垂首不语。

    伊藤博文发泄完毕,拿起那份简报,看也不看的丢在地上:“川上就算不死。也该自己切腹大本营已经做出决断征清第二军,由辽南四下扩张,进逼辽西走廊,我们地前锋,要在二十日内。看到清国的山海关要击破当面清军的一切抵抗征清第三军立即编组。在本土舰队的掩护下,做登陆攻击清国北洋水师总基地威海的准备。第三军要在本月之内,陷落威海,扫荡烟台,登州,莱州,给清国沿海繁盛之地,造成巨大的破坏而联合舰队主力,挺进渤海湾内,炮击天津,炮击大沽,炮击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做威胁北京态势两军席卷北京清国帝都的两翼,舰队深入轰击天津海口,让清国宫廷内的太后,皇帝,大臣,丧失一切抵抗的勇气让徐一凡即使能够回师,也无法对大局施加任何影响”

    他语调如铁,脸色铁青。话音落后,已经心胆摇动地大本营所有幕僚,哗的一声整齐的站了起来:“谨遵陛下的意旨,谨遵阁下的命令”

    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响,在颐和园内的玉澜堂外响起。几个小太监在树上缠起了一串串的万响长鞭,都垂到了地上,小太监们正撅着屁股在那里凑香头呢。。

    那边树上的才炸完,这边树上的又响了起来,火线到处,就看见鞭炮纷纷落下,然后炸出满天彩纸。玉澜堂外,满满地都是烟雾和火药味道。在那个颐和园出名地三千尺长廊里,站着的都是探头探脑地太监宫女,捂着耳朵看着这边的热闹。不了解情况的太监还扯着公鸭嗓门互相打听。

    “这是怎么一出啊”

    “才接到的消息,朝鲜徐一凡徐大人打赢了鬼子,又砍了一个什么大将的脑袋,几千鬼子的耳朵穿起来,要送京师报捷”

    “啊哟皇天,怪不得皇上都出来了呢听说旅顺丢了,茶馆里面都安静得跟什么似的,说书先生讲永庆升平都无精打采的,坐在那儿眼泪差点掉下来,就连咱们,心里都闷闷的,您说说,旅顺丢了关咱们什么事儿只是想这么个大清,怎么连东洋小鼻子都欺负上门了现在可好了咱们大清,还是有人太后有福气,皇上也是百灵相助”

    “这么放炸鞭儿,不怕吵着了太后”

    “这些炸鞭儿,都是李大总管送过来的太后也一准儿高

    “怪不得世三爷他们今儿一早就去了乐寿堂,准是给老佛爷叩喜去了,您说说。小鬼子自己上门找倒霉,能怪谁去”

    “那徐大人,准保要大用了”

    “那可不”

    鞭炮的声音,太监宫女们议论的声音夹在一起传了过来。让戴着风帽,穿着明黄面子坎肩儿站在玉澜堂门口地光绪脸上的笑意掩也掩不住。

    他还是显得瘦弱,脸上却像是要放出光来一样。原来佝偻的脊背也显得直了一些。抄着手笑吟吟的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在他身后,站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旗装女子,团脸儿显得挺富态,比起宫里的其他妃嫔,最特出的地方就是眉宇间活泼灵动的地方。这女子正是光绪最宠爱的珍妃,今年正月,才从嫔地位置进到妃子。

    跟在活得小心翼翼的光绪身边儿,珍妃也是第一次瞧见这么热闹的场面,兴奋得直拍手。照理说这算是失仪,可光绪就喜欢看她活泼的样子。

    鞭炮炸了半天,珍妃才双手合十:“观音菩萨,皇上您终于有了笑模样儿了”

    光绪感慨的道:“一吐胸中闷气朕就想着,朕以精诚感化天下。总要出几个名臣大将这徐一凡争气咱们大清,还是只遇到小小磨难,一朝奋起。还是盛世”

    “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万万年”珍妃调皮的吐吐舌头。光绪笑吟吟的看着她:“你这个他他拉氏啊”

    “皇上,接着是不是继续打小鬼子”

    光绪兴奋的一笑,看看左右无人,他在这里说话,鞭炮声中,远处地太监也听不见,才低声道:“为什么不打有朝鲜胜迹鼓舞,其他重将,还能不卖力一样的枪炮,一样的人。都是那些重臣大将不卖力,想看朕地笑话儿才打不好现在朕决定不再心慈手软了这些家伙,光指望他们激发天良可不成那李鸿章,朕也要好好敲打一下”

    鞭炮声音太响,珍妃没怎么听清他的话。却又说到了其他话题上面:“这徐一凡,听说是咱们大清的二百五,怎么就这么能打皇上,这下要好好儿赏他了”

    光绪傲然一笑,看来对自己识人和驭下手段自信得很。自卑压抑久了。一朝扬眉吐气。这信心简直是爆棚,更别说他本来就是一个行事cao切急躁的皇帝了。恨不得借着这股东风,将所有权力都掌握在自己这个皇帝手中:“徐一凡贪花好色,要钱,也要权。瞧着他搜刮朝鲜国库,死死把着禁卫军权位,不惜和李鸿章破脸就知道了。朕都能赏他除了这些,他毕竟能做事嘛就怕当官的不想要东西朕自然是要大用他的,已经电谕平壤,让他回师辽南,朕也电谕各军,大集辽西辽南,各军戴罪立功徐一凡赶到辽南的时候儿,朕就以他经略全军,反攻旅顺,把小鬼子赶下海他他拉氏,你就瞧着,大清就要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

    中兴将来徐一凡,少不了现在李鸿章的地位”

    他望望乐寿堂方向,藏下了心底的一句话:“老佛爷掌管一切这么久,结果也不过是这样,朕一亲自拿权指挥战事,结果就是如何天下归心名将奋起老佛爷,这爱新觉罗家的事业,还是朕来管罢只要这仗圆满地打完朕一定会是大清的中兴之主”

    身旁珍妃笑颦如花,光绪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豪气满胸。乐寿堂内,几扇窗户都全部挡上了。慈禧太后老佛爷号称是为了这场战事,吃了禁口斋,身子虚弱,有点感了风寒,正在调养。

    远处的鞭炮声,零星的传来,乐寿堂内跪着的几个大臣听见了,都面面相觑。

    慈禧半躺在榻上,面朝着里面,李莲英垂首站在她身边侍立,脸色难看得很。

    跪在前头地世铎,他和后面几个大臣交换了一下眼色,又拜了下去:“老佛爷这仗再这么打下去,真是不成了啊徐一凡胜了场无关痛痒的,那是远在朝鲜旅顺可是实实在在丢了。里头也有禁卫军守着,不是也没挡着鬼子么徐一凡隔着北京几千里,鬼子驾着兵船却一日夜就能在天津上陆

    皇上是不明白,就听老翁撺掇。咱们现在拿什么打有多少饷眼下的兵,都打光了。李鸿章咬牙撑着,听说也是一宿一宿不睡。鬼子一旦迫上门,就是不测之祸啊那些轻狂幸进之辈,还以为天下太平呢。一个个得意洋洋,在盘算怎么善后了,赏哪个。罚哪个一帮老成,现在都噤若寒蝉,这都是大清地根基啊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