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_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六十章 天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六十章 天变 (第4/6页)



    &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他睡在远字号炮台收拾出来的官房里面,原来炮台最高长官,一个游击灰溜溜的去和大兵一起挤通铺去了。罗荣光在床榻上捧着脑袋,就听见门外脚步声响,那个游击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来不及行礼,就直着嗓门嚷嚷:“军门,军门看见小鬼子的兵船了,在对面挂口”

    罗荣光一惊而起,鞋子都来不及穿,直奔上炮台顶。炮台上面,已经猬集了不少官兵。个个都面如死灰,不少当兵的还趴在地上。罗荣光抢过一架望远镜,向东望去。

    一看之下,心下冰凉。

    苍黑色地海面上,阳光照得一片波光粼粼,望远镜中,十几面日本舰队的日章旗已经从海平面外升起,张牙舞爪地招展着。

    大沽炮台最顶用地大炮不过六门二百一十毫米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其余全是小炮。北洋上下,都以为天津是通商口岸。洋人辐辏,鬼子绝不敢进逼。再说了天津条约也不让大清在这里驻兵太多。

    但是这些东邻,却疯狂得直逼上大沽口来了。在大沽后面,不到四百里就是北京城

    军门哇军门,你筹地什么水师,你练的什么兵。二十年的辛苦,却等来今天日本舰队一直逼到了这里

    这么一个大清,怎么就能让被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一直逼到门口

    在徐一凡的那个历史时空当中,在1900年死守大沽口,在被八国联军攻陷之后服毒自杀地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在心里只感到的是一阵深深的耻辱。

    过去三千年,在这个中央帝国早就步入繁华盛世的时候,对面这个小岛还在结绳记事,宛如野人。过去三千年,这个小岛一直在用仰慕的目光看着东亚的中央帝国。学习她的文化。学习她地文字,学习她的一切。。

    偶尔有所不轨。就会被中央帝国按住一阵狠打,打完了还要他磕头认错。白江口之战,万历援朝战役不要说腹心之地了,就连客厅也不让他呆。

    现在这个小国的军旗,却耀威在离北京城只有四百里的海上

    到底是怎么回事

    罗荣光下意识的想去拔刀,却摸了一个空,才想起自己连鞋都还没穿呢。他猛的举起手,嘶声大喊:“传令,备战准备开炮”

    对面日军舰影已经逐渐浮出了海平面,三条兵船顶在前面,这三条兵船都背着一门巨大的火炮,正是装备了三百二十毫米巨炮,用来对付大清北洋水师定镇两舰的秘密武器,以日本三景为名的海防舰。这三尊巨炮在海战中效用聊胜于无,但是对陆上固定目标轰击,却绝对是利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沽炮台已经是一片喧嚣杂乱的声音,士兵们慌乱地到处乱跑,大沽周围的市镇也哭声震天。而日本舰影也越来越清晰,已经组成战列。突然海面上一抖,以三景舰为圆心,泛出一圈圈白浪,三门巨炮已经喷吐出火舌,接着才听到声音。

    巨大的炮弹在空中带出了沉重的声响,接着轰然炸开,门字号炮台上溅起了巨大的烟柱,一门行营炮夹杂着人的肢体高高掀上了天空。另外两发炮弹落在了市镇当中。房倒屋塌,烟尘蔽空。而这么远的距离,炮台最大的二百一十毫米炮,根本无力还手

    砂石高高溅起,直落在了罗荣光的身上。炮台顶部的露天炮位上,所有人都趴了下来,只有罗荣光直直地站着,几个戈什哈想拉他趴下都拉不动。

    “有死而已中堂,你这条路,走绝啦没用”

    风沙在北京城骤起。从中午一直刮到了深夜。

    往日开春才从蒙古而来的风沙,却在这个夏日狂暴的卷动,将天子帝都笼罩在黄澄澄的一片混沌当中,街上已经少有行人,只有走口外回来的商队地骆驼,才能在这风沙里面走动。

    大风撞击着北京城地四下,发出呜呜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其他声响。狂暴到了极处地时候,几乎要将紫禁城高大的宫墙撞倒

    在颐和园乐寿堂内,满地跪着地都是掌握着大清中枢大权的官吏们。无分满汉,都俯首在地,慈禧高高的坐在自己的塌上,旁边春凳上坐着垂首的光绪。

    满室寂然无声,风沙也同样席卷了颐和园,在昆明湖上卷起了波澜,撞得乐寿堂的窗户沙沙作响。天色晦暗。满室的灯光也显得有气无力,照得人人脸色青白。侍立的太监们本来就是阴人,胆子最小,听着这犹如鬼哭的风沙大作的声音,一个个都是双腿股战。

    “你这还有道理了让一个汉人当满洲将军国朝不是不善待汉人士大夫,你瞧瞧,现在全国督抚,汉人占了多少国朝本来就是一视同仁可是关外那个地方,却是咱们国朝龙兴地地方啊在奉天守着祖宗的陵寝,换一个汉人是怎么回事儿你问问大家伙儿。自己祖宗的墓地,也不好让外人来守墓是不是”

    慈禧正颜说了几句,想想又要安抚一下汉臣的心:“关外那个地方,其实我瞅着,和关内也差不离了,边禁说实在的,现在谁还当一回事儿老百姓去讨生活,谁也没挡着不是将来关外迟早还是要设流官的汉人满人谁去关外当督抚也就无所谓了我是从来不想这些有的没地,都是大清的地方嘛,谁守着不是一样可是皇上啊。你要想想,北京城还有多少八旗子弟他们可没多大见识,只想着自己的铁杆庄稼,你这么一弄,他们以为皇上准备不管他们了。关外八旗都换汉人了。他们还怎么办要兴革,也得慢慢来啊。一步一步的,急不得,你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光绪无语,底下的翁同禾跪在他的身边,低低咳嗽了一声儿。光绪这才鼓起勇气抬头:“亲爸爸,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是现在战事急啊现在关外能战之军,就一个誓师回援的徐一凡,不用他,用谁国家也有赏功的道理要是不用他,给日本人冲进了奉天的祖宗陵寝,怎么有脸去见祖宗啊”

    慈禧脸上怒气一闪即收,冷笑道:“还真把徐一凡当宝了他回来,就准定能打赢”

    光绪又低下头,翁同禾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大声开口。反正在这件事情上,帝党已经撕破一切脸皮,为自己权位做最后一搏,已经退不得了。

    “太后慈鉴,日人不过六师团之兵,我大清其余诸将,在辽南集兵十余万,都奈何不了他们两个师团,但是徐大人一军之力,就消灭了两个,且覆其军,杀其将此时回援,只要畀以事权,当能必胜辽南现有提督十余,总兵无数,更有旗兵。如不予其重权,怎么统带这些兵将,怎么筹饷筹物倭人一小小岛夷,若再不能败之,其余列强,恐怕就要再度环逼上门,我大清欲求自立而不可得事态已经紧急万分,大清国威不可堕此时可予以之位,不过从权,将来则可收之现在就算国朝八旗子弟,谁不为战事糜烂而痛心疾首此等举措。可安众

    慈禧气得不住冷笑:“你翁同禾还是大大地忠臣了”

    翁同禾一番话也激起光绪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