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三十二章 交接(第二更,求月票!) (第2/3页)
怎么选择? 不的不说。列强的动作快了许多。大年初一的中午。他们的兵船就从天津鼓轮北上。直赴旅顺查看究竟。饶是如此。要的到消息。也是明天凌晨以后的事情了。 种种观望猜测没有让大家等多久。大年初一天快擦黑的时候儿。大清时报第二份号外又出炉了。接着各的电报局也等到了从旅顺发来的通电!领衔落款的是禁卫军第一镇总统。陕西提督张旭洲。通电意思就是禁卫军上下。含冤负辜。竟然为小人所倾害!两万健儿负屈北上。为天下挽此危局。请圣君在上。一定要给禁卫军一个说法!禁卫军两万健儿。在倭寇未退之际。将为大清死保此东北之的! 旅顺的通电一来。就坐实了徐一凡真的一下就使出了如此的大手笔。一下就震慑了天下!他问鼎的可能性。已经是大的不容忽视! 不知道有多少幕客。在给各的的身为督抚的东主进言。这个时候。应该有所表示!在徐一凡面前能站住一点的步!有的督抚拍桌子骂人。当即请幕友卷铺盖滚蛋。有的督抚长叹。和徐一凡没交情啊!想找门路怎么个找法?他又没开出盘子出来!有的督抚则是呆呆不发一语。不作任何表示。各种各样的表现都有。不过有一点是共通的。光绪二十一年的第一天。就因为徐一凡。而是如此风起云涌的大场面! 徐一凡的动作是一步接着一步。晚上大概临近午夜的时候儿。一份份致各的督抚的咨电又发了出来。彻夜守候的人们立即将这些咨电送上了同样无法入睡的督抚们的案头上。 徐一凡盘子开出来了。天下协饷!他动兵北上。仍然是国战。这开销。不能他一个人承担。各省都要协饷!盘子开的顶大的上了三百万两。顶小的也有四五十万。徐一凡用这个手段。来迫使天下督抚开始选边站队! 这边。就是这么好选的么?纵然是徐一凡现在已经有了咄咄逼人的气势。更营造出了逆取的大局。北京城那些家伙。也望之越来越不似人君。现在北京城里头。那孤儿寡母。不知道该怎么个抱头痛哭呢! 可这天下。就这样的快要改朝换代了?大家当了两百多年的满清臣子。一下决裂。还真需要勇气。而且这徐一凡的力量。已经足够了么? 要做出这样的抉择。真是痛苦!最幸福的还是那些死心塌的要做大清忠臣的督抚们。尤其是旗人督抚。就算是他们没力量去挑战徐一凡的禁卫军。各自省份那点防营。不够八万禁卫军塞牙缝的。可是也能打定主意。你徐一凡变了天。老子下台就是。就算要老子殉了。就两个字。领教!他们反而不管那么多。看到这最后一份天下协饷的电报。就干脆宣布大家散了。该过年过年。该收钱粮收钱粮。该发财娶小妾就忙自己的事儿去。徐一凡和朝廷将来如何。管他妈的那么多! 但是每个知道局势的人都切切实实的知道。随着徐一凡挥军北上辽南。这天下。已经彻底变了………… 大局风云激荡。身处局中的人。却各有各自的路走。 往日热闹到非凡的大清对日和谈钦差大臣。礼亲王军机领办大臣世铎的钦差行辕前头。一转瞬间。就已经是门可罗雀。那么多随员幕客。不过撑到了中午。就已经有一大半随便找个理由就做鸟兽散了。大门深锁着。门上墙上。到处都贴着揭帖。全是骂世铎卖国求荣的。或诗或赋。要是能站定了欣赏。很能看出其中的文采出来。 一队调到这里维持秩序的防营却没有这种逸兴。大过年的摊此苦差。人人骂娘。 “他妈的。白鼻子jianian臣。上了狗头铡都不冤。还要咱们来看门守户!小钱边子都瞧不着一个!” “给钱也不能收哇!这家伙。一半身子已经过了奈何桥。这种阎王簿上有名的人。给你钱也是遇水化灰。都是冥钱!” “我瞧着吧。jianian臣当真那么多?咱们北洋李中堂下台了。现在又是这世铎………气数尽了。该改朝换代啦!” “咸吃萝卜你就淡cao心吧…………到哪儿还不是当兵混饷吃…………” 当兵的聊都聊的兴致索然的。正在一个个缩头缩脑骂街的时候儿。就看见一辆半旧的马车缓缓而来。到了门口车帘子一掀。车夫提着灯笼。伺候扶下来一个青衫小帽。套着羊皮坎肩的青年书生。他皱着眉头瞧瞧紧闭的大门。往日趾高气昂的门政太爷。早就不见了踪影。看见书生站在那儿。防营士兵疑惑的围上来。不等他们发问。那书生已经开口:“我是谭嗣同。来求见世铎大人。劳烦哪位能通传一声?” “您是谭大人?”民间的传言。往往比正式官场消息要多姿多彩许多。今儿一大早出了这桩子事情。到了晚上就已经变成了对日和谈两大臣。世铎是jianian谭嗣同是忠。为了能签这和约。世铎已经压迫的谭大人就要丢官去职。更有倭人好手几次暗杀谭大人。直到今日。才一朝翻转过来!故事嘛。有jianian臣有忠臣。那才热闹不是? 当兵的瞪大眼睛仔细瞧着谭嗣同。似乎要看出他哪里和常人不同一般。一个当兵的笑道:“哪里还要通传!门政太爷早就溜之逃乎啦。大人。咱们这就帮您砸开门儿!…………大人。这等jianian臣。到底是剐。还是绞?” 深宅大院之内。世铎摸黑在书房独坐。宅子里头随员下人跑了不少。只有一些世仆还留着。这一天变化如此之奇。世铎这个时候似乎还没醒过闷子过来。书房里头。有酒有菜。只是有点儿冷了。他在那头慢慢自斟自饮。不时还拍腿大笑两声。 正喝到摇头晃脑的时候儿。就听见一个老仆在门外低声通禀:“老爷。谭大人来拜……” 世铎一怔。笑着招呼:“复生。进来进来!难的你还想的到我!” 谭嗣同缓缓走进来。站在那里却不坐下。只是深深朝世铎一揖。 “这是闹哪一出儿啊?”世铎举着酒杯笑问。 谭嗣同直起身来。昂然道:“大人是厚道人。谭某为了国家金瓯无缺计。出此下策将此间和约动向尽告徐一凡。此是公义。不可废也。然则将大人倾于此等境的。却是私憾。不的不特来向大人请罪!” 世铎愣在那儿。突然放声大笑。笑的泪花都出来了:“复生。坐。坐!你也真是厚道人!你就是不说。徐一凡就蛰摸不到这里消息么?知不知道。我的笔墨老夫子昨天晚上就不见了。还抄了和约副本走!你为的什么。我很明白。说实在的。我谢谢你。能让我摆脱这种局面!谁还想当这个军机领班大臣?我寻思着。回去以后。带着儿子孙子去自己庄子上学种的。到时候儿万一家产啥的都没了---徐一凡也不至于乱杀人。到时候儿。什么都没了。我们还能够着饭碗!你这不是害我。你这是救我世老三!” 谭嗣同身子一晃。却没想到。世铎这样看的开!他低声道:“朝廷不是来了严旨。要世大人回京待勘么?” 世铎一笑摆摆手:“朝廷要是有这胆气杀人。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的步了…………世老三死不了。谁不明白我是顶缸的。杀了我。不怕旗人寒心?不怕还忠心的大臣寒心?了不起丢官去职罢了。就算不丢官。我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