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_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六十章 风起(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六十章 风起(三) (第2/3页)

些公文全部推下去的兴致,这些日子这种举动太多了。于是就只有坐在那里发呆。一会儿想想文廷式向他呈报的行事方略,一会儿又想想谭嗣同现在的情状。有的时候还不自觉的想着,徐一凡现在在江宁城,是不是已经自称为朕饭叫做传膳,上自己老婆叫做临幸

    再想到自己妹子秀宁,那么冰雪聪明的旗人格格,现在跑到了江宁去填徐一凡的内宅。自己那个以前完全想不到的弟弟仰现在成了徐一凡的戈什哈头子

    自己这个皇帝,为什么要比列祖列宗当得辛苦十倍,辛酸百倍

    天色渐渐由暗而亮,他如泥雕木塑一般在那里已经不知道坐了多久。到了最后,才缓缓站起,走到屋子正中面北跪下:“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万望庇佑庇佑文廷式之策可成,庇佑儿臣可中兴大清若然大清命脉不绝,儿臣纵然粉身碎骨,又有何惜”

    他在这里默默祝祷,正诚心正意的时候儿,却听见外面传来响动的声音。这响动声音还越来越大,连太监们惶急的不知道在议论什么的声音都听得见。光绪眉毛一动,怒气有点上来,他对太监其实也称得上刻薄寡恩这四个字。这个时候正是满腔愤懑无处洒的时候当下就想起身,叫人抓几个挑头不肃静的狠狠打上一顿。

    就在此时门口步声急响,不知道何人竟敢如此大胆,竟然直进了御书房

    光绪盛怒回头,就看见服自己的一个六品副总管太监已经哭着滚落在递上,连连碰头出来的声音都变了调子:“皇上,我的皇上呀二谭嗣同他反了哇他带了大兵进城下里路都封了咱们园子里当差的,护军们摊假出门儿在大栅栏就给拦下来了哇这杀千刀的先去隆宗门抓其他军机大臣,然后再把咱们王爷一锅儿烩了接着这个不得好死的就要到园子来逼宫了哇”

    这消息就闪电一般在光绪头上,让他呆呆的就这样扭着头还跪在那里。

    一瞬光绪什么都想不到,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那监已经将脑袋碰得一片血红,犹自拉长了公鸭嗓门儿在那里哭喊:“皇上,小人们擎天保驾那家伙敢进园子里头,小人们就跟他拼了”

    不知道多久,光绪才反应过来,颤巍巍站起来,语不成声的问:“谭、谭嗣同的兵到哪里了大臣们大臣们在那儿文道希文廷式呢”他身子抖着朝书房外面走去,那太监还在那里磕头嚎丧,光绪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大气力,一脚就将那太监踢开,那太监一脑袋重重撞在门柱子上面,哼也不哼一声的翻着白眼晕倒。

    光绪不管不顾的直走出,就看见玉澜堂外面,不管廊上还是庭院当中,太监宫女们跟天塌了似的跑来跑去,像是蚂蚁窝遭了水。不是哭就是叫,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光绪抬起一只手,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千言万语都憋在胸口,到了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最后,却是一急泪,就顺着脸颊滑下。

    朕这皇帝,到底有什么失德,当得如此造孽

    就在一切都惶惶不可终日,仿佛天塌地陷的时候。一个太监又捧着黄盒子跟发疯一样跑进来:“谭嗣同的请罪折子,谭嗣同的请罪折子老佛爷这儿一份,皇上这儿一份皇上万安,谭嗣同不敢造反”

    光绪一下跳下台阶,迎上去劈手抢过黄盒子。忙不迭的打开,拿出绸面的奏事折子展开。奏折之上,墨迹淋漓,笔记也略略显得~草,想必也是谭嗣同今天草草而就。

    “臣惶恐罪该万死变法大诏已颁乃我国朝存亡断续,革故鼎新之机。万不容有失。我朝圣圣相承垂二百余年,太后圣君,毅然改制。国朝黄童白叟,无不舞蹈拜伏,祝祷皇清垂万世而不替。

    因应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岂能无矫枉过正之事。筹谋内除隐忧外和万方之策,何能不直道而行臣受深恩,本不敢忧谗畏讥。襄赞国事,亦唯有生死不计。

    直隶本伏莽处处城百万国族子弟,更是不容有失之国朝根本。臣闻若干失意之徒,蛊惑王公,欲行叩阙之事。王公大臣,本亦忧心国事,岂能能料此辈jianian险之微若然一旦风潮涌起,人心浮动,京师重地,一旦乱起岂能震慑四方犹恐此辈裹挟,有对太后圣君不忍言之事

    臣唯有制此隐患于机先,调兵入卫。安定人心。一旦京师人心平复,臣当遣师回营。自缚叩阙于阶下。泥首以请太后圣君斩臣之首以谢天下。万般有罪,唯在臣一人。屏息以待雷霆,臣临表不胜惶恐已极”

    光绪抖着手看完,先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然后反应过来,想起刚才自己惊惶丢人的模样,顿时就愤愤的将这折子扔下:“第二活曹cao你既然有胆子做得出无旨调兵进京之事干脆就弑了朕上了折子做什么模样”

    他回首四顾,太监宫女们都次第安静了下来首低头在那儿等着他吩咐。光绪想找人骂,想打杀几个奴才,却又觉得自己软弱得什么也做不了,只有跺脚:“呆在这里干什么找衣服给朕换,朕去见太后老佛爷老佛爷还不知道惊吓成什么模样儿”

    。

    王公大臣们的这次集会的地方就是现在总理大臣衙门协办大臣,辅国公载澜的宅子。原因无他澜现在是台上的人物,知道谭嗣同一党在总理大臣衙门的根根底底儿。有这么个人让大家伙儿通通气总联络一下,是再好不过。

    本来文廷式也没想买动这位载五爷是这位今年不足四十的载五爷却是再热心不过。他是正宗嫡脉,道光皇帝的嫡亲孙子。当初同治早逝,慈禧挑宗室子弟作为同治继皇帝,承这血脉的时候。他和自己哥子载漪就跳得最是厉害,暗地拼命推其他人不少人都说,其实载五爷是最想管慈禧叫亲爸爸,当这个皇上的。

    慈禧最后挑的是光绪,载澜的小动作慈禧岂能不看在眼里。所以他熬到现在,身上的爵也不过才是一个入了八分的辅国公。

    载澜从此就和光

    付,仗着年轻能活动,还有点傻大胆。在宗室里头做事敢说话的名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