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神通_第一章节 舍本求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节 舍本求末 (第2/2页)

不了本家,咱们庶出,永无出头之日。”

    董家作为当朝文学鼎盛,不仅是自大寅皇朝开国以来历代大学士天下文人之首都由董家家主担任这么简单,世人皆知董家是先贤之后,却鲜为人知董家根基在这神位上,无数士子崇敬的祖学,孕育而生神位,而董家寄托着神位,获得神通,才能稳居大寅皇朝最高大殿上屹立不倒。

    义学斋是为了培养更多董家后辈继承先祖衣钵,让董家永昌万世而不灭,董家经过无数代传承,子弟更是遍布大寅皇朝,而神位有限,董家便有了规矩,凭学问高低才有机会获得神通,成为董家内家子弟,至于学问低者,只能成为外家子弟,不过即使是董家外家子弟,也能在大寅皇朝博得个好前程,至少当个县官要比普通士子来的容易。

    学问高了,接近神位,获得神通,才能在董家有一席之地,这是所有董家弟子从小就渴望得到,作为外家子弟又是庶出,地位自然要比董洪这种内家子弟嫡传相差甚远,难免庶出有些嫉妒董洪。

    “董逸,把忘学抄上百遍之后,再找为师。”正在义学斋整个厅堂之上,学子们朗朗读书之气盛行,董师面无喜色,走到董逸身旁,随手把董逸双手捧得书籍拿去,回到主位上,盘膝而卧,闭目养神。

    义学斋所有董家子弟都被董师斥责董逸,不免暗自惊喜,虽然心里都妒忌董洪,但都记恨董逸,董洪不敢招惹,毕竟是得了神通,在董家地位可不是在座能表露心思,不过这董逸就不同,得不了神通,就算学问做的再好,也只不过是个书生罢了,董家子弟虽然在义学斋还未得到神通,不过都还有机缘,反观董逸,五年接近神位都未得神通,亦如董家废人一个。

    只有董逸一人暗自观阅闲谈杂论书籍,猛然之间,被董师把鬼神惊语给收走,刚好读阅到兴奋之处,怅惘之情难以平复,董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从黄口小儿开始,董逸就聪明过人,尤其是这大寅皇朝科举基础祖学,更是钻研之深,一学就通,更能推演出数个道理大论来,更是被董家上下包括当朝大学士董家家主董仲所看重,破例七岁就让董逸进了这义学斋,也算是前无古人,作为董家年轻一辈佼佼者,更是知道董家神位的重要,而且还接近了五年之久,触目惊心。

    没想到祖学里蕴含着神位定理,居然在他身上给颠覆了,“拥神者,自已养生,得神通,通天彻地,无所不能。”就是祖学这句话隐晦之处,董逸又连续五年见过这董家立与当世之根本——神位,在了解不过,祖学里并没有阐述无神,反而隐藏着董家神位秘藏。

    自小就认为只有董家有神位,只有董家之人有接近神位的机缘,获得神通,自从祖学上无法解释自身连续五年未得神通,董逸就开始看些祖学以外的书籍,被大寅皇朝拟定为怪力乱神祸国乱民杂书,大寅皇朝开国就把祖学以外任何学派书籍排斥,久经百年,所剩祖学以外书籍并不多,流传现世大多学派书籍都成了孤本,唯独董家,作为祖学象征,方保留了大寅皇朝以前不少学派书籍,董逸才能有幸观摩借鉴。

    五年来,董逸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希望,学问在同辈之中无人能及,反而尽受同辈嘲笑,长辈冷落,既然祖学无用,董逸便研究杂学,若是五年前,董逸还活在狭小的董家,而今饱读杂书,整个眼界都开阔不少,大寅皇朝不仅仅只有董家有神位,在大寅皇朝还未开国之前,各家学派百花齐鸣,各种神位争奇斗艳,而神通也略有不用,或是乘风羽化,掌控地风水火,更有甚者撼动大地,裂天崩云,大神通大能者更是让董逸在杂书里见闻一二。

    被董师收走的鬼神惊语,记载着各种上古神话,让董逸获益良多,观摩数遍,意犹未尽。

    回神良久,董逸拿出纸张,端重持平,研完墨,深吸几口精气,忘学是董逸黄口之时就会背诵,算是祖学学问里最浅显,也最深究之一,只有数十字,主要告诫书生忽忘学,只有学才能明理通达。

    虽然董逸对祖学无望,这么多年养下做学问习惯,讲究凝神,静心,学问可马虎不得。

    百遍忘学,不到半个时辰抄完,蝇头小字,钢劲浑厚,董逸双手捧着,对自己的笔功,还是颇有自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