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宋_第二十二章 清泉山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清泉山庄 (第2/2页)

早上六点)到申时六刻(四点半)为习武练习枪棒时间,早上卯时四刻是要点名的,点完名后所有青壮集合到一起围着庄子跑三圈,然后再开始练习枪棒。午时三刻到未时三刻为午饭休息时间。(下午一点四十五左右),傍晚酉时5刻到8刻(晚上六点十五到七点左右),酒坊和种植组有青壮都来庄西空屋学习,本人亲自教你们识字和初步算数。年底每人必须学会汉字300个字。不得推诿,年底本人亲自考核,不会的到时适量扣工钱。第二次考核不过赶出庄子。村里七岁到十二岁小孩的每天傍晚酉时5刻到8刻来庄西学习文字和算数。逢初五,初十,十五放假,学期暂定一年。以上青壮识字和习武都由我和赵虎教授。孩子平时由我的丫鬟赵婉儿教授读书识字。习武由赵虎教授。咱们庄子西边的空屋就叫清泉书院。这清泉书院主要是能初步让大家识文断字,教授算数,记账,格物,化学,医术。这算数记账、医术和识文断字大家都懂,这格物和化学之道就能让大家明白如何制作纸张,酿酒,染布,打造器具,烧瓷等等手艺,我办这书院目的不是让孩子们以后考秀才,进士,是教授大家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手艺的。

    三、就是在庄子里不准随地上茅厕。上茅厕必须大家集中到村西墙那茅厕去。一是干净卫生,二是方便收集农家肥。

    听完赵图讲述,大家顿时议论纷纷,说道:“公子真是良善人家,让大家有吃有喝,还能教孩子识文断字,学一门手艺,这手艺可是能传家啊。恩,告诉孩子一定得好好跟着公子学。长大后给公子好好干活,报答公子的大恩。哎呀,我赵老六从这代起能识字了,祖上冒青烟了,老天可要保佑公子长命百岁!恩,其他什么都好就是规矩大,啦粑粑还得去指定的地方,嘿嘿。你懂什么这是为了收集农肥,公子看来农事上也是一把好手,不过这卫生是何物啊?”

    赵图看大家议论了会,伸出双手对着大家向下压了压。人群慢慢静了下来,但是每人的脸上都是激动不已。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这时小声道:“公子这时间要求太严格,我等乡人平时也没个计时工具,就靠公鸡,日头来看,怕耽误公子要求。”

    赵图说道:“不要担心,我从城里购买了一个滴漏,就放在庄子中间的路口。明日让赵虎去城里买个铜锣,赵老六请你爹爹每日看着,白日早上卯时到晚上酉时每一个时辰敲锣报时。一月给你爹爹150文工钱。”

    赵老六的爹爹赵老爹忙道:“公子这如何使得,我一个老头子平时也帮不上忙,这点小事如何能要钱。我敲,用不着工钱的。”

    “哎,赵老爹,别客气,人只要干活就应该给相应的工钱,付出就有回报,天经地义。就这么定了。”赵图一言而定。

    对了还有一件事,明天呢所有青壮和我出去平整下田地,我是这么想的,马上收秋稻了,那十亩水田收完后,排干水后,种什么啊剩下的旱地种冬麦?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李来福怯怯道:“公子您看这样好不,排水后种点豆子吧,种豆子能养田,剩下的种30亩冬麦,15亩种木棉,10亩种点黍子。

    众人也议论半天也都认可李来福所说的。毕竟这里农活最好的就是他了。

    赵图随即就拍板定了下来。

    绍兴府的酒楼生意可谓生意兴隆,走上正轨了,平时平叔带着于鹏、王五和李二蛋等人,赵图也就放心了。赵图为了清净,干脆长住到清泉山庄了,赵图带着大伙儿,读书习武耕田,真是家里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每月也就回城三四天,采买点东西,去酒楼查看账目的琐事。为了方便自己和村里人往来,赵图在城中马市买了2匹川马和3头驴,定制了三辆驴车。为了照顾平叔专门给酒楼留了一辆。

    任何事情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知易行难赵图觉的这话太对了。施行了快一月的四大村规,把赵图忙的脚不停歇。期间赵图发现,最难的不是习武,反而是识字。

    刚开始赵图办大班,用墨汁涮木板,石灰和泥做粉笔。天天教庄子青壮幼儿“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没想五天过去了,小孩子们倒是还可以,学会不少字,这些大人可就麻烦了,记住前面忘了后面,教的多了还混了。气的赵图是上窜下跳。幸亏有赵虎和赵婉儿二人相助,不然赵图死的心都有了。看来继续这般死记硬背的灌输教学,“开民智,消灭文盲”的运动眼瞅着要在清泉山庄大人中夭折了。

    原来这宋代蒙学教材,一般都是用《千字文》和《唐诗三百首》。适合小孩死记硬背。但对成人来说,反而不美,而且这些文字,诗歌含义离普通百姓生活太远,不好听,听不懂也不想听,没有代入感。赵图这些村里青壮成人倒是对舍瓦茶肆的评书《三国传》等段子倒是记得朗朗上口。为什么啊,好听啊。

    赵图觉的不能这么蛮干了,思来想去,就自己动笔。但是工欲擅其事必先利其器。赵图指挥赵婉儿,拔了些粗鹅毛。鹅毛加墨汁。试写了字,确实比毛笔字书写的快而且小,有利于印刷出版。赵婉儿跟着赵图看着他一会功夫就捣腾出鹅毛笔来。顿时惊讶非常,心里暗道。此物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书写速度更快,在纸上内容也更多了,要是全天下都用这个那能节省多少纸张啊。用现在人讲话,就是信息承载量更大,更环保经济。

    赵图也不理惊讶的赵婉儿,趴在桌子上刷刷开写,一个时辰过去了,赵图揉着酸麻的手腕。把千字左右的一叠纸递给赵婉儿。赵婉儿拿着一看,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直到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全篇千字左右,一会儿赵婉儿就看完了。赵图问道:“我写的这个用来当蒙学教材,你看可好啊?”

    赵婉儿看着赵图双眼直冒星星然后对着赵图半蹲着福了一礼道:“公子大才,奴家万般景仰。这是公子所做。啧啧,这全篇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在做人道理、各代历史、周边地理天文都有涉及。篇幅虽短小,但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奴家看完也是受教了。”

    “嘿嘿,那你说的那么好,随便乱写的,呵呵,不贻笑大方就好了。”赵图有点羞涩道。赵图的脸皮还是没有修炼到极厚,又做了一次文坛大盗,阿迷豆腐,罪过罪过。

    “公子,你这个蒙学教材可有名字?”赵婉儿问道。

    “哦就叫三字经吧”赵图回答道。

    “恩,三字经,名如其文,真是贴切公子啊。”赵婉儿感叹道。

    赵图又道:“虽然正如你说的,全篇有很多小故事,但是对刘福全,李二蛋那帮粗汉来说,记住还是困难。这样我教你个办法。咱们试验试验,看看有无效果。”

    “哦,公子是什么良策啊?”

    “这个叫,拼音识字法,你看,这个。。。。。”

    又是一下午过去了,丫鬟赵婉儿总算初步学会了拼音。赵图大舒一口气道:“明天婉儿你负责把虎头教会,还有明天你俩一起来学习三字经。我给你们讲讲期间内容。”

    今天虎头去港口办事去了,算那小子逃过了。

    后来赵图把三字经印了50本。在庄子里大力推广三字经和拼音法,不消说,大伙的识字热情顿时高涨,学的也不是那么费力了。赵图看着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也甚是欣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