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案中有案(7) (第1/2页)
李琙实在想不到,竟然有这样重大的发现,难道假币案如此轻易就被破获了。袋子打开,只见里面金灿灿全是金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费师爷的胖脸兴奋地抽动着,哆嗦着从里面捞起一把,果然全是大明重宝,也就是面值一元的金币。他一脸激动地看着李琙:“大人!” 李琙道:“赶紧数数!”费师爷答应一声,和小马,一五一十地数了起来。趁着两人在数钱,李琙眼睛望箱子里又溜了一眼,两件黑黝黝的家伙吸引了他的目光。李琙蹲下来,将箱子里两件东西拿出来。只见一个是一根尺许长寸许宽弯弯的铁铲;另一件是一盏小小的铜油灯,样式有点想西域的阿拉伯神灯,只是灯背上的耳朵变成了勺子的把手。 看到这个李琙心中疑窦顿生。这时旁边的费师爷喊道:“大人,数清楚了,总共有二百二十三个金币。”李琙盯着手中的两件东西发着呆,仿佛没有听到费师爷的话。 费师爷见李琙没有回答,连忙又叫了一声,李琙这才恍然大悟,支支吾吾地答道:“哦!” 费师爷凑过来,看着李琙手里的东西问道:“大人是不是立刻将东西带回去?这两个是什么东西?” 李琙当然知道这两件东西的来历,可是它们与一袋子假币完全没有关系啊。李琙皱着眉头没有回答,突然他又发现,在箱子最低下,还有两本书。李琙放下手中物什,拿起两本书,只见上面一本叫《唐宋丹青传》,下面一本是《吴江县志》。这两本书和前面两个发现更加风马牛不相及。这几件不相干的东西,引起了李琙深深的疑虑。 费师爷的眼睛里只有刚刚找到的金币,连忙又问道:“大人,是不是先将东西带回去查验一下重宝的真伪?” 李琙下意识地点点头道:“好,都带回去,那个刘通也带走。”说着拍拍手站了起来,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躺在地上的两件东西。 赵和与王小石二人被留在通古斋看守现场,并且继续搜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更有价值的线索。陈刚扛着箱子押着刘通,一行人就往巡捕房去了。一路上刘通哭丧着脸不停地辩白,可是费师爷一脸铁青只说一句话:“刘通,你最好别有什么隐瞒,否则后果自己掂量着。” 大家来到巡捕房,当陈刚把沉甸甸的皮袋子摔在桌子上的时候,魏畴的眼睛恨不得掉出来。里面的金币哗啦啦倒了一桌,魏畴惊奇地看着李琙,不仅是他,牛镇田与季杰二人对望一眼,怀着复杂的神情看着李琙,只是他却紧皱着眉头,仿佛在想着什么事。 小马和费师爷兴奋地盯着魏畴拿起金币,只见他抛了两下,朝着光亮仔细地查看着金币正反两面,放下这枚又拿起另外一枚,如是者连续看了五六枚。然后缓缓把金币放下,慢慢坐在椅子上,脸上兴奋的神情已经消失无踪,吩咐一名手下拿过一杆小天平:“你们去将这里所有金币与真的对比一下。” 小马忍不住问道:“大人,怎么样?” 魏畴抛着一枚金币道:“刚才我仔细看了五六枚,感觉不像假的。”这话说出来,现场所有人都“哦”的一声,充满了失望。大家都知道,魏畴几个月来一直跟踪调查假币案,恨不得睡觉的时候都摸着假币,对假金币的特征可说了如指掌,他既然这样说,看来这袋子金币就是真的。 魏畴看着李琙,只见李琙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箱子里的东西,他也看了看箱子道:“李大人,怎么对这两件东西如此在意?” 李琙从沉思中回过味来道:“大人,下官只是觉得,箱子里这些东西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这两件金属物什又指向同一个意思,但也和假币没有关系。” 魏畴道:“哦,不就是一个铲子还有一个油灯吗?” 李琙道:“是的,只是这不是一般的铲子和油灯,却是盗墓贼专用的工具。据下官所知,这个铲子叫洛阳铲,盗墓贼在后头接一根长竹竿,然后这样插入土里,慢慢旋转向下,再拔出来,就能带出地底下的泥土,通过泥土的种类、气味等等特征,可以判断下面有没有墓葬。”李琙边说边比划着,直到这时他还是有些惊讶,为什么会在明朝发现洛阳铲。 据那辈子李琙看到过的关于考古知识介绍,洛阳铲出现不会早于清朝咸丰年间,也就是说明朝无论如何不会有这样的工具。只是眼前的铲子分明就是洛阳铲的模样,而且还有那盏灯也佐证了这个铲子一定是洛阳铲。 李琙继续道:“这盏灯是盗墓贼衔在嘴里的,就是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