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杯酒熏风遇贵人(下) (第1/2页)
贵人之所以是贵人,很多时候,不在于他在路上要乘坐八匹马拉的车,也不在于他随手一挥就有多少的银钱洒地。 贵人到底是不是贵人,更多的时候,不在于外在的排场与豪奢,而是在于细节上的斟酌与完美。 就像是再怎么附庸风雅的暴发户,家宅之中总是带着几分铜臭的味道,给人递拜帖的时候,仍是喜欢用烫金的箔。 西方有谚,大意是说三代方才出一个贵族,此言并不虚。 人与古玩等物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愈久弥香,外面的包浆也就更加醇厚内敛,那些突兀的贼光与锋芒,也会随着岁月的沉积或身份的变迁,而慢慢的褪去,只留下几分温润的味道来。 古人说君子如玉,养玉这种事情,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达成的。 董家酒楼的包间说不上宽大,却足够雅致。若是开窗,窗外面对的并非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道,而是饱含传说的洛水与天津桥。 此时雨落依旧,隔了窗子去瞧,雨丝随风斜斜的飘落进洛水当中,有的便软绵绵的依附在荷叶上,蹦蹦跳跳的积成露水,直到水积得太多太沉,荷叶忍不住歪了脑袋,方才咕咚一声滑落进洛水当中。 风雨里总会参杂着一种味道。若是春天,泥土的香气会浓郁一些。夏秋之后,便多是花香与一种清凉单纯的水气。入冬之后雨落很少,若是有,便带着几分萧瑟的感觉,气味上却是清爽净冽的让人为之一振,只觉得一口吸进肺子里,都满是冰霜傲骨的感觉。 彼时正是盛夏,浓郁的水气带着荷叶的香味隐隐约约的从窗外飘散进来,将屋子里高贵的燃香冲淡了几分。 这种香料,在城北上东门附近的兴艺坊里,一枝就要卖一千钱。眼前的这位贵人,竟然轻描淡写的点着,又开着窗子去冲淡它。这样的举动,要么是附庸风雅之人焚琴煮鹤。要么是这位贵人,真的不把小小的一千钱放在眼里。 阿普拉冷汗越流越多,浑身上下都开始打颤。 “雨打荷叶的声音真是动人啊。”女子开口说话,若有若无的一声叹息。 她说话的声音很有些意思,带着三分小鸟依人似的柔媚,其间又夹杂着三分母性的温和,剩下的四分,却是一种直透人心的威严,仿佛每一句话都有命令的味道酝酿在其中。 她既然开口,房间中就没有人再敢说话。 护卫们并没有将放在郑丹青与阿普拉脖颈旁的刀刃拿开,却不敢再多加询问,只凝神屏气的立在一旁,安静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食案上有酒,酒香却在这个房间里完全被掩盖住了,并不惹人注意。 女子给自己斟了一杯饮下,递给身旁的男人一个眼神,男人微微躬身,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自斟自酌。 “戬郎,做首诗吧。”女子用慵懒的姿势,极为小幅度的伸了个懒样,华贵的样子,像一只贵族养的猫儿。 “喏。”男子恭敬的应下,抬头去瞧窗外的景儿,勉力思索着。 香炉中的香还剩下两指的宽度,贴身的婢女知道贵人的习惯,这时候轻手轻脚的上前,重新点上一根新的,旧的那一根,随意扔到了一旁。 香气再度袅袅起来,伴着窗外偶尔吹进的风,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美感。 到底是一掷千金的享受。 男子沉吟已毕,修长的手指捡来食案上的一根竹箸,敲打起酒盏来,吟道:“雨落惊菡萏,风吹醒玉人。谁知东流水,何处歌洛神……拙著浅薄,怠慢公主雅兴了。” 女子吃吃一笑,抬头去看男子的下巴,伸手轻捏了一下:“油嘴滑舌的东西,你这是赞美本宫么?” 男子笑而不答。 贵人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轻轻的叹息却又毫无哀愁的摇头:“可惜了,荷叶入秋之后便难看的紧了,留之无用。其实人也差不多,尤其是女人,一旦人老珠黄,任凭旁人再怎么违着心意去赞美,也改变不了本质上的东西。” 贵人轻轻触碰自己姣好的面颊,仿佛正在为其缓慢的枯萎而哀愁着。 贵人这番话,男子不敢接,旁边的婢女们不敢接,持刀的护卫们更加不敢接。 雨打荷叶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分外清明,一种没有实质的凝滞感开始在房间里蔓延,仿佛一双双无形的手,遏制住了每个人的呼吸。 贵人环顾房中的这些下人,于是人们一个个低下头去,不敢与其对视。 贵人觉得有些无聊。 从十几岁开始,她就觉得生命十分无趣,到得现在,一切活着的东西,只让她觉得更加无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