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丹青_第三十五章 醉歌花马看《游春》(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醉歌花马看《游春》(中) (第1/2页)

    展子虔的《游春图》在后世可谓是经历了千回百转,浩荡一生终究归于故宫博物馆,其中种种波折跌宕起伏,历历谜团拨云见日,足是一本无须润色便生动的让人拍案叫绝的真实小说。

    郑丹青前世为了这幅《游春图》,不知往故宫里钻了多少趟。

    那时候,他往往在画卷前面一站就是一天,迷迷糊糊的顺着画中的一笔一墨慢吞吞的瞧,只是这样看着,却能让他看得如痴如醉入赘云端,以至于每一次,他都是在闭馆之后,被工作人员以三寸不烂之舌撵出去的。

    最开始的那几天,工作人员还以为他是偷画贼,正在打这幅画的主意。可之后,他们也就发现了,这位也就是现代的画痴一名,只是痴的的确有些奇怪。

    毕竟是传世名画,展子虔的《游春图》可谓是一开金碧山水的先河,首都那些高校学习绘画专业的学子们,都不会错过来参观这幅名画的机会。也有一些学生、行家或是对笔墨丹青有兴趣的人,偶尔会在这里临仿。

    但这样的人并不多,毕竟国画的笔墨纸砚颜料等物,一带就是林林总总的一大堆,实在不好随身携带,想要拿进这种安保极为严密的地方也就更难了。

    更多的人,只是拿着一张纸、一根铅笔,来粗略的临摹品鉴,类似郑丹青这种在画前头一站就是一天的,倒也不乏其人。

    只是郑丹青多少要怪异些,他从来不拿什么纸笔之类的东西,只是凭着一双眼睛慢慢的瞧。虽然只是这样瞧着,一张面目表情却是变化多端,时而眉头深皱一筹莫展,时而欢天喜地喜上眉梢。

    如果故宫的工作人员,打开放在画作展柜角落的摄像记录并且快近的话,恐怕会看到这一幕十分夸张且搞笑的镜头。

    师门一直十分推崇展子虔的作品,郑丹青对这幅《游春图》一直极为痴迷,前后对这幅画的临习恐怕不下百次。

    他最喜欢的是画卷右上角的浩渺烟霞、青山耸势,在一片生机中淡淡的隐着缥缈脱尘的味道,真是让人如痴如醉。

    但到了后世,这幅《游春图》早已有几分褪色,郑丹青能做的,只能是从眼前经历了近一千四百年岁月洗礼过后的设色绢本上,去遥想当年的金碧辉煌。

    可是如今,他竟然亲眼见到了一千多年前的真迹,那明丽艳彩的华丽,如同一道道炫目的光似的,直直打入郑丹青的心里,让他激动的几乎要落泪。

    如今的《游春图》,右上角还没有宋徽宗瘦金题的字,左上方还没有冯子振、赵严、张珪等文人赋的诗,只有一片绚然灿然熏然暖然的**,倾泻在笔墨之间的湖光山色当中。

    郑丹青激动的不行,只觉一双眼睛像是被画卷吸引住了,根本一寸一时都移不开。那一笔笔的墨色与铺洒,就像是一次次生命的脉动,带着一种奇异的、仿若呼吸的节奏,引得他的心脏与血液都跟着悸动起来。

    他能感觉到画卷的生命,能够感觉到它的呼吸与心跳。

    那是一种活生生的感觉,那是一种最完美的艺术品所能够达到、传承的,一种天人合一、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在郑丹青的眼里,眼前的《游春图》,又哪里只是一幅画卷呢?

    他痴痴的看着,想要抬手,像抚摸美人那人触碰它,又害怕唐突了佳人……

    这世间,就有这样一种美。

    无须有没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垂髫孩童到佝偻老者都能够欣赏它。

    从千百年前的战乱纷飞到后世的盛世如锦,人们依旧欣赏它。

    这是一种无关文化背景、无关所在时代、无关三观变幻的美丽,它甚至一种人类的本能,只要活着,就忍不住去追寻、去欣赏的本能。

    郑丹青觉得眼前有些看不清了,他伸手抹了一把,竟然都是泪水。

    忍不住哑然失笑,自己可真是,又犯这等酸腐的毛病了。

    转头看看身旁,这才想起来自己身在何方,所面对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看着那一个个看向自己目瞪口呆的面孔,郑丹青不禁摇头一笑,冲着四方拱了拱手,笑道:“抱歉抱歉,一时心神激荡,唐突诸位了。”

    郑丹青的脸上还带着些未擦干的泪水,这时候摆出的却又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

    这分明是一副很好笑的画面,但是却没有人笑,也没有人说话。

    护卫、奴仆与阿普拉不说话是因为他们已经吓呆了,他们终其一生也从未见过敢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