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人生贵适意 (第1/2页)
多少繁华钩织,不过一场幻梦。 当年壮志凌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天才年少,在六年蹉跎之后,并没有什么太过杰出的表现。 一切就像他刚刚来到洛阳城一样,住的是初到神都为了备试而租赁的半旧房屋,穿的是那些年留下的洗的有些褪色的衣服。一样的怀仁坊,一样的建春门,一样的每天落日后就会悠然飘荡的歌舞声声。就连隔壁的李婶都没有改变过,甚至连李婶口中那句“门闩该打油”了,也同样年年复年年。 春日风,冬日雪,高戬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了一个莫名的圈子中心,周遭的一切都在光怪陆离之间疯狂的打着转,带着一应的繁华与光耀,与自己隔着一个看似触手可及又不可知距离。 他就站在中央,看着周遭影像里他曾经追求的居庙堂之高,看着那个千娇百媚又声威赫赫的倩影,静默无言。 想一想,果然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家乡的那些父老乡亲们,已经没人会再打听自己的境况了,提到高戬两个字,至多能够给予的,只有一声叹息。 一念至此只觉亲身落魄,于是微微一笑,持杯饮尽。 郑丹青与阿普拉一时竟无言可对,若是几次取仕不中,还可开口勉励一番。可官场之事,如波涛滚滚,沉浮难料,时也命也,个人造化,不可强求。这等话,却是难以说出口的。 好在高戬体谅二人心境,此时笑道:“你们也不必在意我如何如何,我这个人迂腐无用,不过仗着年轻时死记硬背,这才取中了进士,终究是百无一用。你们二位倒是前途远大,朝廷还是十分重视取仕的,你们不必担忧。尤其是阿普拉,应该是武举取中的第一个胡人,朝廷焉有不重视的道理再说,公主那里也赞二位年少有为,这前程么,呵呵,自然是不必担心的。” 阿普拉闻言大喜,忙道:“能得到公主的一句赞美,真是听的我骨头都酥了!这回可好了,我家里要是知道的话,想必也不会再阻挠我从军了。我家里的老头子就是个顽固不化的家伙,非得让人经商。经商有什么意思,就能赚钱罢了。” 郑丹青笑道:“大哥这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多少人一辈子忙来忙去不过就是为了钱财而奔波罢了。赚钱多了小来能安抚自己,大来能为百姓谋福利,未必就不如当官从军。” “这话听着倒是新鲜,”高戬凑趣道,“不知郑贤弟所说的谋福利是怎么个谋法?” “这倒也简单,不过因地制宜罢了。比方说为欲济无舟楫的地方修桥,为路途坎坷的地方铺路,为灾慌之地送粮食衣物…”郑丹青淡淡一笑,道,“当然了,这都是老生常谈,能够作用的效果其实也有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开一个基金会,让专人来管理款项,至于商人这边,专门用来筹集善款…” 阿普拉闻言笑道:“做善事是好的,但也不是这么个做法。听丹青这意思,这个什么…嗯,基金会,听起来倒像是帮派,是要变成一种长久存在的东西么这可不是一般财力的人能够做的,我家曾经在灾年放过粥,那里头,粟米的开销还不是全部,人员用在里面,自家的生意也就必然会耽搁,里里外外的开销绝对是流水一样的往外流呀!哪里是一般财力的富贾乡绅敢轻易尝试的。” 郑丹青笑道:“大哥听我说完,我说的这个基金会,提供资金的人未必只有你一个呀?你可以多做动员,让其他的富贾乡绅也参与到其中,这样资金也就盘活了。当然,筹集资金未必只有捐助这样一个形式,拍卖、义卖之类的形式都是很不错的。打个比方来说,要是举办一场书画的义卖,一来可以筹集款项不说,二来宣扬了那些书画作者的名号,三来嘛,对于大哥这种经商的家族来说,未必不是一个结交各路名流的好机会。虽然我不大懂做生意,但想必人脉总是重要的…” 郑丹青说罢,再去看阿普拉和高戬,却见二人面面相觑一言不发,不免有些讶异,笑道:“难道我又说错什么话了么” “不是不是,只是丹青你说说的这些东西,实在是…闻所未闻…”阿普拉抹了一把额头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