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丹青_第一百零六章 一扬笔的刹那文章(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一扬笔的刹那文章(下) (第1/2页)

    那是一场江南的冬季。

    江南的冬天从来不像北方一样有那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惟余莽莽,也缺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浩荡风光。

    江南的冬只是一味的静谧着,如若柳絮翻飞的雪彷如女子浣出的某种星点的纱,迷迷蒙蒙的伴着清透清透的湿气,在室外漫溯成一场风花雪月似的灰蒙,在屋内浸透成手捧小暖炉的那种氤氲香气。

    在这样的日子里,周遭万事不挂于怀的清客会驾上一叶扁舟,去独钓寒江雪;风雅不羁的名士会温上一壶温吞美酒,在赏雪亭中问飘飘大雪何所似;思念北方征战夫婿的闺中女子会独倚危楼,懒画蛾眉却去看过尽千帆……

    这都是极美的景色,但相比之下,仍有一种普普通通的行状,最让人享受。

    王羲之今早醒来时有了些飘摇的兴致,看着窗外的大雪纷飞,天气阴沉,心情便有些疏廖起来。

    心中有些余事未了,挂于怀中,三千烦恼,似都被这昏昏沉沉的天色熏染的更加烦乱了。

    索性随手拿了书闲闲的读着,阴沉的天气和鼓动着窗棂的风,实在让人兴致缺缺,反倒是混成一种昏昏欲睡的调子。

    书卷上的字渐渐小成了苍蝇,屋内的暖炉为室内增添着一种熏熏然的味道。旁边侍立的小仆都开始偷偷的打哈欠,也不知养在暖室里那几只鹅,是不是也已经扑闪扑闪翅膀,懒懒的睡了过去。

    生命就像是一场平缓的律动,在天地间渺小的让人感慨。终其一生不过追求些近似有情而无累的圣人之境,只是惶惶然东奔西走,往往自以为有所得的时候,却会在某个路口发现,那些无累,不过是自我催眠的幻境。

    琐事就是琐事,就如同生命的延续需要吃喝的供给一样,琐事或许也是人生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只是……到底向往那等万事不挂于怀的至臻之境,到底迷路难寻。

    风雪不停,窗棂时不时的碰撞与震动,在这时候却成了一种富有节奏感的曲调,伴着室内的温暖,鼓动出一种催人入睡的节奏来。

    于是手中书本上的字渐渐模糊,小憩亦有一番风味……

    最终吵醒王羲之的,并非仆人笨手笨脚的声音,也不是室外的聒噪。

    他只是在某个时间里,忽然觉得眼前仿佛明亮了许多,于是睁开眼,竟看到一片入室的斜晖。

    微微怔了怔,命仆人打开窗子。

    冬风吹入室内,微冷,吹动起王羲之身上的宽袍大袖,却也吹得天地一片清明。

    起身去瞧,除却屋前老槐枝干上那一点残雪,这天地之间,哪还有方才风雪飘摇的痕迹?

    恍然的一瞬,自己像是懂得了什么,此前烦恼一扫而空,只余一派清明。

    日光也早已当头,闪耀着耀眼的光,余给世间一片朗照。

    院子外头,孩子们的笑闹声隐隐随风传来,也不知是哪个孩子,终于得了这样风雪的空闲,跑出来玩闹。

    不过一睡一醒之间,天地竟倏尔变色。方才那一场风雪,竟在恍惚之间,带出几分亦真亦幻来。

    是不是生命也不过如此,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诸事杂物纷繁,烦闷于心,事后再回头,看到的是不是又是一片清明?

    “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这句话中所说的,有哪里只是今人与后人?

    人生一派波澜沉浮,便如若这场浩浩风雪,看似浩大无比难以停息,不过一番小憩,世界却已然变了模样。

    一切恍如幻梦,偏偏头顶上那道刺眼的光晕却是真实无比的,好一场快雪时晴!

    于是王羲之大笑出声,命人研磨,回身将披在身上的厚重棉袍随手扔到一旁,扬笔悠悠,那是一笺寄于远方友人的信函……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注)

    而这个时候,三百余年之后的某个时空中,郑丹青也在同一个时刻扬笔,在同一时刻起承转合,在同一个时刻游龙信手,在同一个时刻做着刹那文章。

    有那么一个时刻,灵魂像是能够穿透时间与空间的迷雾,让两个不同的灵魂完完全全的契合。他们共同扬笔,共同落墨,共同让笔尖在麻纸上游走,甚至,共同分担着呼吸与心跳。

    生命的脉动冲破一切束缚凝结到一处,只为了一场刹那的文章。

    魏晋风度,百年悠悠,只通过一杆笔,轻描淡写的共融、重现。

    于是在某一个时刻里,郑丹青就是王羲之,王羲之也是郑丹青。他们唯一的区别不过是空间与时间,但隔着这样无法期冀的距离的二人,却足够感觉到对方的喜怒与哀愁。

    收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