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沈空运动会 (第3/5页)
,翻过横杆后,就直落到沙坑里,跌了个满头满脸的沙尘。 横杆升到一米五二,等跳完这一轮后,便还剩二十一个人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裁判把横杆又升高了两公分,一米五四。于是,又开始起跳了,不少人在一米五四这个坎上,摔在了马下。上海人讲迷信说“幺五四”这个数字不吉利,因为用上海口音发音,就变成了“要吾死”了。 小广东和姬季远都是一次成功的。 于是,横杆又升到了一米五六。这时,要跳的人,只剩七个了。 第一次试跳,只过了一个人。那人身高有一米八七,他跳的是“滚式”。“滚式”似乎同“俯卧式”正好相反,他也是左脚一蹬,腾身而起,但他是背朝横杆面朝天的,当然也是全身伸直,平卧在横杆之上。然后人仍然身体伸直,向沙坑翻滚而去。这个运动员,听说是“八一队”下来的,以前在“八一队”也是专业跳高的,因此他毫不费力地,跳过了一米五六的高度。 在后两次试跳中,姬季远同小广东,都分别在这二次试跳和第三次试跳时,越过了横杆,这时,只剩下五个人了。 裁判又把横杆升到了一米五八,然后又用竖尺量准了这个高度,宣布可以开始了。 大家都有点胆怯,大家都在往后让着,只有那个每次一跃而过的“八一队”下来的运动员,在一旁冷眼地看着。 小广东飞快地跨了五大步,在横杆前腾身跃起,但他没有跳,他检查了自己的落脚点,感到有点靠后,他便在正确的起跳点上,往回快跑了两步半。他在最后的一个脚印后部,用树枝划了一道横线。他看看似乎没人打算第一个跳,便用左脚对着,树枝划出的横线,用“丢你妈法海”骂了一声,飞驰而出。大家清清楚楚地,看着他几乎离横杆有五公分高,翻了过去,横杆纹丝不动。 “好!”大家为他加油着。 该姬季远了,小广东的成功,激励着他。他也学着小广东,猛跑两步半,然后在横杆前,腾身而起,也没有越横杆,也查看了最后左脚蹬起的位置,发现位置也靠后。他也学着小广东,往回猛跑二步半,在最后的脚印上,划了一条横杠。然后,右脚踏着横线,憋了一口气,飞奔而出。但他落地前,运动裤擦到了横杆,横杆跳了跳,掉在了地下,第一次试跳失败了。 接下来,那两个运动员都是第一次试跳,都成功了。而那个“八一队”的退役队员,更是轻而易举地过了杆。 只剩下姬季远一个人了,而且,全场用最落后的,“跨跃式”跳法的,只有他一个人了。大家都认为,他肯定完蛋了。 第二次试跳,姬季远又失败了,这次失败的原因是,起跳点离横杆太近,右脚迈起时,就擦到了横杆,致使横杆掉在了地上。大家对他都不抱希望,只有小广东握着拳头说:“给油!”(加油) 姬季远又量了一下脚步。拼尽了最后的力气,快跑了两步半,向前腾身跃起。他升到空中后,闭起了眼睛,却竖起了耳朵,等待着擦碰横杆的声音,但他落地了,他睁开眼睛一看,横杆还在那里横着,心中升起了无比的喜悦,暗暗地对自己说:“吾成功嘞!” “好!”大家都鼓励着他。 横杆又升到了一米六零。裁判反复地用竖尺,量了高度后宣布,这是“三级跳高运动员”的标准,谁越过了这个杆,因为是在运动会上,有国家规定级别的裁判在场,便可以发给三级运动员的证书。 这个激励可是巨大的,四个人对这一个激励,可是颇为心动的,试跳开始了。 第一次试跳,只有那个“八一队”的退役队员过了杆,其余四人都落下了马。第二次试跳,仅小广东一人过了杆,只剩下三个人了。姬季远来回试跑了三次,他选了中间的那个脚印,划了一道横线。一咬牙,飞步奔出,左脚,右脚,左脚,右脚,左脚,腾身向前,猛地跨动了双腿,运动裤擦到了横杆,横杆跳了跳,但站住了,没有掉下架子来。 “好!”大家齐声地喊着。 姬季远走回了起跑点,走到了小广东身边,同小广东狠狠地握了一下手。他根本不会跳高,也没有受过什么训练,完全是赶着鸭子上架的。但他已经能拿到,三级跳高运动员的证书了,太不可思议了。 另外两个运动员都落下了马。 还剩三个人,横杆又升到了一米六二。姬季远仿佛力气和意志,都已用完了似的,三次试跳都没有成功,小广东在第三次试跳时,险险过了杆,而那个“八一”退役队员,则轻描淡写地过了杆。 横杆又升到了一米六四,这回小广东也无以幸免了。三次试跳,都没有成功。接下来便成了表演赛了。那个“八一”退役队员,一直跳到一米七二时,才三次试跳都失败了。他是冠军,成绩是一米七零,小广东是亚军,成绩是一米六二。姬季远是第三名,成绩是一米六零。 田径运动,剩下最后一个项目了,就是十公里自行车越野赛。沈阳也没有什么山,就在郊外找了个场地。 齐处长召集了大家,商议着如何支援牛参谋的方案,牛参谋是解放军队,铁人三项运动的,专业运动员,这十公里自行车越野赛,也是他的强项,因此这个项目,空三军队志在必得。 齐处长让大家,从终点线开始,向前分散开,每两百米一个人,每两百米一个人,站在路边,见牛精钢上来,就不停地鼓劲。 牛精钢真不愧为牛精钢,人精瘦精瘦,但混身的肌rou,却鼓鼓囊囊地,凹凸分明。他骑坐在自行车上,单脚着地等着发令。 起点和终点是在同一个地点的,只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大家都静静地等着,发令枪声的响起。 “砰!”发令枪响了,自行车一排又一排地,向前驶去。报名参加这个项目的,共有一百多人,在当时自行车,是上下班主要工具的年代,谁骑车不都有两下子吗?因此报名参加的人最多了。 姬季远被指定,在离终点两百米的地方鼓劲。他等啊等的,等了也不知道有多久,突然前面爆发了,一阵震天动地的叫喊声。也分不清叫的是什么,但叫声实在太响了。叫喊声一点一点地,向终点线靠近,远处已能看到冲来的车队了。 姬季远前两百米是大邵,只见他扯着嗓门大喊,“牛精钢!加油!牛精钢!加油!”一面跟着跑,一面喊着。 姬季远放眼看去,只见一路领先的,是三个年轻人,他们都是屁股离开了坐凳,全力地蹬着车,快速地冲向前来。第四名是牛参谋,他毕竟快四十的年龄了,同年轻人竞技,还是非常吃力的。 姬季远迎了上去,大声喊着“牛参谋!最后两百米!最后两百米!拼啦!牛参谋!最后两百米!最后两百米!拼啦!”他跑在牛参谋的车边,边跑边喊,尽管旁边的维持秩序的人,想抓住他,把他拉进来!“进来!危险!”但他还是不顾不管,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