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东街纵马 (第1/2页)
十月三十这天,今冬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而落。 喜欢雪的罗修准备上街走走。 洗的有些发白的青竹锦长衣,由晓月重新细细缝制过的狼皮坎肩,穿在罗修身上,一点都不显寒酸,反更衬得罗修清隽净洁,出尘之意隐隐。 “少爷,要不要带手炉?” “不用。”罗修微微的笑,他如今已达到了寒暑不侵(普通意义上的)的体质境界,象今天这样的天气,便是穿着单衣也不会觉得冷。 晓月帮罗修整理着衣袍,领口、袖口、袍角,细心认真,一丝不苟。 “哥,荷包。”花儿递上个绣花的荷包,荷包的手艺还很粗浅,那朵会笑的花更是绣的充满童趣。这是花儿的手艺。 “谢谢花儿。”罗修开心的接过荷包。生活上的罗修有些粗心,今年就曾发生过两次忘记带荷包,结果吃完小吃无钱付账的尴尬情况。之后,晓荷、晓月就上了心,罗修要出门,总不忘提醒带荷包。 罗修刚一出屋门,罗三十就从西屋里出来了。“少爷,要不要套车?” “不用了,就去东街走走。” “好咧。”罗三十颇显恭敬。这恭敬是发自内心的。因为罗修的帮助,罗三十的武学修炼发生了一个小小奇迹,罗三十获益匪浅,自然是感恩戴德,况且平日里,罗修这一房虽是规矩严,气氛却最是轻松,罗修对几个下人的好是实实在在的,反倒是嘴上很少说漂亮话。 大晋东镇青龙,出于汉民族谦让的一惯传统,这青龙镇的东街,罗、黄、杨当初定府邸时,便异口同声的选择了将之让出来,意思为没有一家能独受这‘镇东’名号,是三家共治共卫东疆。 东街上最为人称道的,是三市。大晋的市,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集市,而是一种以‘价高者得’为买卖宗旨的卖场。 最有档次的一种称之为官市,又称高市,诚信有保障,物品也大都较为珍贵。一般大官市都是一月或几月开一次。 第二种称为私市,或小市,小市一般都是专门从事这个的人开设的。诚信上也基本可以放心,小市大都为3-5天一开。 最后一中叫‘淘市’,又称黑市,天天有开,在黑市买东西,那就是五分眼力,三分人品,两分计较了。 “小爷,本店物件琳琅,有闲进来一看。” “小爷,雪还未停,您里边歇歇脚,四下瞅瞅?”…… 淘市最标准的卖店称之为敞屋,物件摆放方式极利于观看,先来者便四下观看,有中意的便记下货号,累了可以叫茶水或小吃,等人齐或时间差不多了,店家便会组织开拍。 另外一种就比较落魄了,布帐地摊儿,任君挑选,跟普通的卖货差不多,只不过,这里卖的真真假假,也与吃喝拉撒没多大关系,而且成交不悔。这样的摊儿到了这个季节,凋敝的厉害,一眼望去,也不过那么几家,寒酸的颇有乞讨之意。 罗修并没有什么明确目标,观雪中的东街,一路便走过来了。既然来了,便不妨看上一看,青州奇石多,玲珑石、红丝石、紫金玉、黑丝石、枣花石……摊儿上便有卖这个的,档次大多不高,但也不乏别致出色的。另外,就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物件了。 天下术者颇众,修炼五花八门,所借助器物更是千奇百怪,另外还有一些法器之类的东西。在摊儿也能看见。罗修眼力只能说马马虎虎,一眼看过去,没有特别扎眼的,便就那么踱着步子往前走了,至于敞屋,他懒得进去,淘市的整体档次较低,象他这样可以在罗府内库任意查阅取拿的人,胃口早已刁的不像话,若非一个‘淘’字能让人生出些碰运猎奇的心思,这样的地方根本都没有来的价值。 “十两。” “十一两。” “十五两。”…… 眼看着就要从另一个出口逛出来,前边一个地摊竟然有一群人在雪地里竞价。 罗修凑了上去,跟随的罗三十见罗修感兴趣,便上前询问穿着厚棉袍的摊主,这是在竞何物。 摊主指了指一块石灰石模样的不规则岩石,这石头大约有脸盆大小,摊主说,这石头比普通的岩石沉重的多,是他在一处天坑中发现的,内中可能有铁精。 青州地界,储量最大的就是石灰石和铁矿石,青州铁天下知名。 不过……“摊主来了个二和一,铁精跑到石灰石中去了。”罗修听的一笑,扫视了场中几个出价的。“这里应该有一到两个‘托’吧?” 一个眼色,罗三十已然笑着跟摊主打个招呼,主仆俩就要退出人群离开。就在这时,就听街口那边蹄声大震,紧接着有人大声吆喝:“闪开、闪开!全都闪退一旁!” 啪!啪!凌厉的鞭声中,行人纷纷在惊呼中退避。十几匹马骡簇拥着三匹骏马,向这边飞驰而来。 行道并不比大街,本来就窄,一群飞骑并驾而来,鸡飞狗跳的情况可想而知,路旁的一个临时支起的面摊儿当时就被撞散,锅碗热汤齐飞,又有卖冬储现菜的躲闪不及摔倒,青菜和筐子被踩踏了个稀烂。 纵马于街,这是很典型的纨绔行径之一,罗修以前没有亲眼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