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主_第三章 建酒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建酒城 (第2/2页)

因泄密罪当众处死,十名受不同程度藤刑。另有十九名老人被记大过或处以家法。雇工中,一百三十名被问罪,三十一名因窃密罪被吊死。蒲州府刺史列席,县令班底公开审案及判刑。另,三百名雇工及罗家老人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奖赏及升职。其中有六十一名囚犯罗家出钱力保减刑,已经获得自由身,成为基层或中层管理人员或各组的中坚人物。

    罗家完善流水作业法,新城建设速度再上台阶,史无前例,一人日出活量,可当4-5人。

    新城主体建设完成,进入扫尾阶段。罗家第四次雇聘,一千五百余名结算工钱,另送路费回家。工地外出现跪求留干现象,甚众。而无复用者。

    罗家就地选拔人员,培训为酒业雇工,一经聘用,送钱、送房、解决户籍,如雇工愿意,帮接家人。

    罗家岩角卫调三分之而约2000熟练雇工前往新城,并牵其家属。

    酒城额定六千户,实住五千一百户。牵入者皆称花园城,无不满者。

    制造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新酒出炉次第成功,正在进一步调试,人员定位,岗位安排,确定中。

    罗家组织牵入者就酒城及周边进行环境美化、道路优化,路牌路碑制作等工作。

    罗家出台酒城辅助计划,店铺、车马驿站纷纷建立,官办,暂由罗家打理。

    罗家召开第二次奖惩大会。从严处理,从重奖励。七名原属罗家老人被开革,一百六十七名加入罗家。二十三名雇工被处以刑罚,其中二十一名窃密。一千一百名雇工被罗家留用,其余全部结算。

    酒城移交,超五千户(平均每户五人),为上县城,名待定。新炉试运转三日,皆正常,第一批原酒已装坛,运来西京。

    最后呈上的是一份账目统计,算是比较详细的,但也有一些是预估的,比如罗家派遣各个组到大晋各处招募人车马旅店、吃喝用度钱,这些都是估算的,但出入不会太大。从账面来看。由于罗家计划超周密,策划超得当,浪费超低,又有无数举措辅助,因此,不但没赔钱,还有盈余。只用了三、四、五、六共四个月的辛苦费,然后七月十多天的收入全部打了赏。

    “招募而非征用,即使被遣散之人,也获得了足够的酬劳。没有影响到地方耕种,亦无影响地方行政、财政,成事于行云流水、波澜不显,罗家这次算是让天下人开了眼了。”又一次的金龙厅议政,高宗的肱骨之臣中有人如此说。

    “何止,罗家不但借机历练了自身,去芜存菁,还借着权力之便,不拘一格觅人才,那些加入罗家的,虽尽是出身寒微,甚至有吃牢饭的,但却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实干能者,罗家有知遇之恩,再造之德,还怕不归心尽力?”另一个大臣捻着胡须说。

    “罗家这一次动作,恐怕也有自检成果的意思在里边。看那些改良之法,皆是以成型的,怕是早已掌握其法,只待实践检验。这次正好一试成效。虽说罗家并未藏私,不少改良法都已流散出去,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对我大晋发展颇有补益,但其中几项关键的,却是握的甚紧。象冶炼锻造和炸石开山。这些都必须予以重视。”这位臣子也不好意思说什么高宗下旨、命罗家交出其法的话。罗家这次建酒城可是满天下的招人,公开的很,声势也足够大,建设完后,那来自五湖四海的雇工都是一张张嘴,如今全天下人都以为罗家赔了老底给天家送了个赚钱机器,都做到这份上了,皇上这边真的是不适合再提要求了。

    “老臣以为最值得重视的是‘法’,罗家这次建城,开创了无数个第一,其中莫不于用人有关系。那些选聘和考核时的‘问’,很让人费解,五花八门,还给出些莫名其妙的答案让人选择。然而,就是通过这些提问,以及不为外人所知的观察之法,罗家充分做到了‘知人善用’,刺探者一一剔除,有能力者及时任用,甚至一些人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擅长,罗家却是清楚,安排工作,简单磨炼,果然很快就能大见成效。到了中后期,可以说每一个人干的都是最适合自己的活计,罗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大放异彩者层出不穷,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那‘法’。”

    “老臣有不同意见。法乃人创,而且法是死的,能应用者方为上。新城建设期间,人员安排,物资调运,这些都不可能套用死法,毕竟有些事是不可料的。象物资运送时的倾翻,人员cao作不当的伤亡,等等。而最让老臣叹服的是罗家的‘精密’,就仿佛是机关大师的杰作,丝丝相扣,无浪费,也无疏漏,环节出问题,马上相关事宜会调整适应,保证始终处于行云流水的状态。老臣甚至听观察者回述,在砌城墙时,不止一次的出现工匠手中最后一块砖拿起,后续供砖的恰好码下新砖,衔接恰如其分。所以让偌大一个工地如臂指使、运转自如的人,才是最最重要的。”

    高宗点了点头,道:“这人是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