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_第139章 兵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兵变 (第1/2页)

    张烈死了。

    尽管是自杀,王旭还是背了黑锅,所有人都认为是他给张烈灌的毒,不过这些不重要,重点在于张烈已经死掉,若大宦官张让要报复,必定逮住这个机会,指责他公然违抗圣旨,拒绝活捉张烈。

    皇甫嵩和宗员为了保他,也加紧联系朝中大臣,提前商量应对办法。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王旭只能静待时局变化。

    这期间。

    周智的伤势好转,逐渐脱离危险期,终是保住一命。

    张府的搜查也有很大发现,将士们找到了中常侍封谞和徐奉与黄巾勾结的书信。

    两个大宦官吃里爬外,甘心充当黄巾的内应,基本必死无疑,其中有封书信更是让王旭面色铁青。

    上面只有短短一句话:迁参军校尉王旭为讨贼中郎将,即日将离开皇甫大营,前往魏郡的郡府邺城接掌董卓军队。

    真相大白!

    王旭总算搞清楚当初为什么被人埋伏。

    想到这封书信令自己九死一生,颠沛流离三个月,他对大宦官封谞和徐奉真是恨得直咬牙。

    这些证据倒是让宗员很高兴,说只要报上去,皇帝势必不再那么相信宦官,而且这些证据是从张让侄儿的府邸搜到,张让也肯定被皇帝怀疑,便没法轻易捣鬼。

    王旭并不抱太大希望。

    他深深知道这个皇帝有多么相信宦官,出于复杂的历史遗留原因,再加宦官常年陪伴,皇帝想利用宦官来限制士族门阀,因而把宦官当成亲人。

    历史上的封谞和徐奉是由于唐周告密,落实了罪证,从而被绞杀,但其它宦官,例如最受宠的张让,虽然有很多证据若有若无地指向他,但灵帝全然不信,王允就是因为证据不足,导致举报失败,反把自己搞得亡命四方。

    此外高顺还在张府私设的地牢里搜出两个漂亮的女子,已经被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

    张靖面对她们的时候特别愧疚,任打任骂,什么话都没说。

    这两个来自后世的女子都是他当初亲手捉拿,然后才被张烈当作奴隶圈养,看向他的眼神自然恨之入骨。

    王旭为她们的安置问题伤透脑筋,没想张靖提出要照顾她们一生,弥补心中亏欠。

    这是他们三人的因果孽缘,王旭不好多说,最终点头答应,只是提醒张靖平日里小心些。

    依两个女子目前对张靖的仇恨程度,说不定哪天就会把他干掉,而且她们现在对每个男人都有敌意,除去救她们的高顺和安抚释放她们的王旭,别的男人只要走到她们两米内就会引起剧烈反应。

    她们最亲近的则是徐淑,关键时刻也只有徐淑能稳住她们情绪。

    安顿好她们以后,王旭便没工夫再管这些,毕竟大军仍旧承担着剿灭黄巾残余的重任。

    目前东线的黄巾主力已经在绝望中被皇甫嵩击溃,地公将军张宝带着不少人马逃往北方,屯驻巨鹿郡北部的下曲阳,而皇甫嵩忙于清剿黄巾残余和收复大小城池,暂时没急着打过去。

    王旭得到的军令则是尽快击破北逃的张梁。

    广宗城破的第二十天。

    他正在军营巡查备战情况,一员小将突然不管不顾地快马驰来,横冲直撞,吓得周遭将士纷纷退避,口中咒骂连连。

    侍立在旁的徐晃提起大斧拦到路中央。

    “来者何人!何故闯营!”

    小将急拉马缰。

    战马瞬时人立而起,止住去势。

    他不等马蹄落地就纵身跳下马背,看也不看徐晃,焦急地从怀里摸出绢帛。

    “将军,小人是皇甫将军的亲卫麴义,奉命送来急信,事关重大,望将军立刻观之。”

    王旭快步上前接过,迅速展开绢帛。

    简短六个字——忍,等,性命无忧。

    他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急声寻问:“麴义,皇甫将军可还说过什么?”

    “没有别的嘱咐,只有这个绢帛,令我快马加鞭送来。”麴义抱拳回道。

    王旭疑惑地皱起眉头,突地反应过来,惊异地看向前方小将。

    “你说你叫麴义?”

    “末将确实叫麴义。”

    王旭认真打量这个面目粗犷的青年小将。

    “你何时从军?”

    麴义被他问得满脸茫然。

    “小人久居凉州西平,黄巾贼叛乱的时候,听闻皇甫将军广招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