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都督 (第2/2页)
学出众、军政皆通,本身又是皇室宗亲,正好担此重任。” 王旭瞬间惊得呆住,尚且没有反应过来,何进已出声附和。 “曹公的谏言甚是妥当,臣也认为刘景升足以胜任。” 一时间。 文武大臣争相附和,全都认同刘表接任荆州刺史。 王旭欲哭无泪。 得!我什么都没捞着,全给他人做嫁衣! 费尽心机撵走废物王睿,却迎来刘表这头猛虎,还改变历史,提前让北军中候刘表当上荆州刺史,这下麻烦可大了! 他心里唉声叹气的时候,皇帝已做出决定,微笑着唤说:“北军中候刘表何在?” “臣在!” 刘表快速从武官这边走出,伏跪到大殿中央。 皇帝温和地看向他。 “寡人命你为荆州刺史,隔日就去上任,代替王睿监察荆州,切莫让寡人失望。” “臣绝不负陛下圣恩。” 刘表的脸色没有太大波动,恭敬地磕个头,躬身退回原位落座。 尘埃落定。 王旭心里正憋屈得不行,站在帝台石梯左侧的张让突然迈步走到大殿中央,没管满朝文武惊讶的目光,径自伏跪在地。 “陛下,臣下觉得王旭虽然年轻,但陛下对他寄予厚望,不如恩赐些锻炼机会。” 皇帝早就有心封赏,张让的话戳中他心意,顿时令他满面笑容。
“莫非你有什么好建议?” 张让深知皇帝心意,有心讨好,同时也打算给予王旭回报。 “回禀陛下,臣下以为,荆州既然地大物博,何不一分为二,分成荆南与荆北,王旭原本就督察荆南四郡兵事、负责蛮族事宜,若兼任荆南刺史,也是合情合理。” “此举不妥!” “陛下三思!” 大殿内响起极多反对声,好些人涌到大殿中间伏跪。 大将军何进急声抢话。 “启禀陛下,分州事关重大,牵涉大汉命脉,不宜草率。” 皇帝毫不犹豫地重重点头。 “此话不假,天下诸州的划分关系重大,确实不能随意分割。” 张让的反应非常快,心知建议没有提对方向,急声转口。 “陛下,那不如任命王旭为荆南大都督,代掌荆南四郡军政,同时受荆州刺史监察,如此既不违礼法,也让王旭得到历练,还能随时裁撤职位,可说是两全其美。” 皇帝大笑出声。 “好!好!此策大合朕意!” 众臣沉默,包括何进在内,不管出于什么理由,终究没再发表意见。 王旭瞬时心跳加速。 行!没得到荆州牧,捡个大都督回家也好,管他暂时不暂时,拿到手再说,倒是张让的举动耐人寻味,竟然主动帮我,应该是有拉拢的意思,嗯……不管那么多,送上门的rou,吃进去再说! 皇帝回头看向大将军何进。 “你觉得如何?” “臣没有异议。” 何进平静回应。 皇帝满意地笑笑,扫眼看到文武群臣都没有意见,便微笑着看向王旭。 “寡人加封你为镇南将军、总督荆南四郡军政、开府。” “末将叩谢皇恩,势必尽心尽责,竭力令荆南安稳富饶。” 王旭激动到面色潮红,恭恭敬敬地磕个头。 皇帝笑着挥手。 “诸公都起来吧!” “谢陛下!” 尚且跪着的大臣纷纷起身,各自回到原位落座。 此后的朝议便是商讨谁去并州平叛,结果不出所料,正是由董卓率兵前往,一是他离得最近,二是他麾下兵力足够。 朝议结束。 很多文武看向王旭的目光都有变化,张让的保举令他们升起疑虑,想不明白宦官为什么要帮助世代忠良的王家,但王旭不在意,任由他们猜测,心里暗暗念叨。 我只要没留证据,同时不帮宦官做事,众人就没法定论,自然没什么影响,何况我今后还要帮大将军何进打压蹇硕,跟何进走的路子相同。 对了,何进是怎么回事? 他为什么刻意绊我的脚、拖我后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