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_第228章 洛阳风云(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洛阳风云(下) (第1/2页)

    回到驿馆,王旭草草吃点东西便到屋里休息,直睡到下午才起床洗漱。

    眼看时辰不早,他匆匆起行,打算先去拜访袁家的几个长辈。

    当年袁逢和袁隗等人为了保他出力不少,眼下要到袁绍的府邸赴宴,若不先去拜会,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只是袁家几个老头子说话啰啰嗦嗦,又是叮嘱,又是鼓励,一会儿扯到两家关系,一会儿扯到当年如何如何,一番折腾下来,他赶到袁绍府邸的时候已经入夜。

    焦急张望的袁绍禁不住抱怨,责怪他怎么来得这么迟。

    王旭连连告罪,解释自己顺道拜访了袁家几个长辈,这才让袁绍没再啰嗦,高兴地哈哈大笑。

    事实上袁绍今天这么热心,不仅是为旧交,也是想加深袁、王两家的关系,他大费周章地宴请数十人赴宴,本就有袁家长辈授意。

    宾客大多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只是年龄都不大,属于青年才俊,没有朝中老臣。

    王旭的目的是结识人才,待挨个寒暄问候一番,便将心思放在耳熟能详的谋士身上,尤其以荀彧和荀攸叔侄为重。

    逢纪和许攸这些人尽管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但很有才华,王旭认为只要用得好,未必不能走出不同结果,也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态拉拢。

    韩馥和刘岱等未来称雄一方的诸侯,王旭则抱着能交好就交好的态度接触,打算先大概了解,便于今后判断形势。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吟诗作赋,酒令划拳。

    晚宴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

    这时候的酒令与后世大不相同,出口就是诗词名句,上说三皇五帝、下论先秦百家,斗的是文采学识,拼的是韵律才华,不是后世兴起的“哥俩好”那种通俗酒拳。

    酒至正酣。

    袁绍含笑拍手,二十余名华美的舞姬应声走进大堂。

    莲步轻移,长裙飘飞。

    婀娜轻舞,腰肢曼妙。

    “唰!”

    珠帘猛然拉开。

    幔帐徐徐消退。

    众多薄纱美人若隐若现。

    螓首低垂。

    回眸含俏。

    仿似欲迎还羞。

    又似深情浅笑。

    白皙柔荑,缓缓奏响尘世的妙音。

    编钟古筝,交织磅礴大气。

    洞箫竹笛,扬起清幽沁脾。

    琴瑟琵琶,仿在撩弦动心。

    箜篌笙竽,尽显柔情蜜意。

    浓酒尚未醉人,天外来音早已诱魄勾魂。

    小小家宴,朋友庆贺,为何布置得如此浓重?

    每个宾客都明白,这是整个袁家在拉拢荆南大都督。

    年少得志,统御一方。

    声名远扬,位高权重。

    何其令人艳羡。

    酒宴的气氛越来越热烈,王旭也频频起身敬酒。

    借着三分醉意,他向众人大吐苦水,抱怨自己的难处,诉苦麾下缺乏能人辅佐,不惜颜面向众人寻求帮助,请求他们推荐可用之才。

    众人虽然没有在酒桌上具体推荐,但还是纷纷应承下来,表示会尽力而为。

    宴会的后半段,众人不知怎地就把话题聊到军政大事,一时各抒己见,犹如百家争鸣,争得面红耳赤,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良策,谁都难以说服谁。

    最后因为时辰实在太晚,宴会被迫结束,众人尽兴而归,袁绍也亲自用马车把王旭送回驿馆。

    自从这晚过后,王旭找到新的事情做,他整天四处拜访名士,老的、少的,全部不论,见人就大吐苦水,直说自己缺少助力,央求对方推荐人才。

    拉拢他的人同样不少,几乎每天都有人宴请,他来者不拒,不管认识或不认识,该去就去,反正敢发请柬的都是人物,正好可以趁机结交人才。

    数天下来,效果不大。

    推荐倒是有人推荐,但都是些从没听说过的人,不敢说没用,但与他想要的差距甚远,不过他没有拒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