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惊才艳艳 (第1/2页)
蔡邕不知道王旭口是心非,看他即便被迫害也没有意志消沉,始终保有剪除宦官的决心,心里大为赞赏。 “将军年少有为,胸怀大志,待将来时机成熟,必能中兴大汉。” “蔡公过奖,在下如今也是空言大志,能不能逃脱这劫还是未知数,哎……” 故作悲凉地叹口气,王旭不愿再谈论没用的废话,想到蔡邕最喜欢诗词歌赋,便投其所好。 “蔡公,你我都是戴罪之身,我看就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久闻蔡公博学,不但通晓经史、天文和音律,还擅长辞赋,晚辈慕名已久,着实想请教一番。” 蔡邕目露惊奇。 “素闻将军能征善战,却不知也爱吟诗作对?” “喜欢倒是喜欢,但研学多年却无成就,只能自娱自乐,难登大雅之堂。” 王旭这辈子的幼年确实学过诗词文章,目的就是博取文人谋士支持,他心里很清楚,文人普遍心高气傲,没点笔墨很难得到他们认同。 最初他想过背几首后世的诗词来应付,可略微细想,各种榜文和日常接触全都要写东西,顶级谋士个个都是人精,恐怕只从一封信或一条政令便能看穿自己是什么货色,因此他除去读杂七杂八的典籍,还非常重视诗词歌赋的学习,天长日久坚持下来,慢慢也就真的喜欢上这些东西。 蔡邕对他主动聊起诗词非常高兴。 “王将军何必妄自菲薄,可否吟一首生平大作,也让鄙人欣赏拜读一番。” “嗯?” 王旭瞬间头大,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蔡邕竟然这么直接? 我不过就是想跟他学点东西,还必须先拿点干货出来才跟我聊? 大儒都这样? 我的文学天分有限,学这么多年,文采也就勉强过关,写榜文信件和寻常文章还行,蹩脚的诗词拿到蔡邕面前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旁边颜明看他踌躇着没说话,明白其中奥妙,禁不住掩嘴偷笑。 兴致正高的蔡邕急声追问。 “将军为何不说了?” 他略微思量,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莫非将军认为鄙人不够资格拜读?” 王旭吓一跳,心思急转。 糟了! 问题应该出在名望! 蔡邕因为我的名望,没把我当晚辈,潜意识地跟我平辈论交,认为我的文采必定跟名望相配,他脑子里已经先入为主,若我现在拿蹩脚诗出来,他心里的落差会很大。 他是当今大儒,世人公认,若今天给我定下评价,将来对外一说,士族文人口口相传,我恐怕很长时间都会被文人看轻,对招揽人才不利。 今后的竞争对手,曹cao文采冠绝天下,刘备师从大儒卢植,孙坚文采略差,但也受江东士人推崇,唯独我没有在这方面证明自己。 人心真是太复杂! 我也是嘴贱,说什么喜欢诗词,有毛病么? 算了!先背首后世的诗词顶着,混过去再说! 心里做出决定,王旭略为细想,暗暗叹口气。 李世民大哥,千万别怪我,我也是迫不得已,反正你文采好,将来你自己重新写。 他深吸口气,朗声笑道:“蔡公名满天下,在下敬仰已久,怎么可能轻视,刚才只是犹豫吟诵哪一首合适,毕竟在下才华有限,担心贻笑大方。” 蔡邕的脸色好许多,笑着摆摆手。 “无论好与坏,总要说出来才能交流品鉴,将军大可直言。” “行,那在下就斗胆献丑。” 王旭正要吟诵,蔡琰甜美的声音陡然从门外传来。 “父亲,母亲沏了些茶水,命我端来给客人解渴。” 蔡邕笑着应声。 “琰儿进来吧,正好听听将军的大作。” “诺!” 蔡琰轻轻掀开门帘,端着竹盘款款走进屋内。 婀娜优雅,清新自然。 美而高洁,诱人而不诱惑。 东方少女的古典气质美被她展现得淋漓尽致,唯独竹盘上的五个粗瓷茶杯大煞风景,严重破坏她上茶的美感。 蔡邕轻轻叹口气。 “寒舍简陋,家境窘迫,只能以粗茶待客,倒是怠慢诸位。” “蔡公此言差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汝德馨,何陋之有?” 王旭突然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顺口把唯吾德馨改成唯汝德馨,再适当精简就当做恭维话。 蔡邕和蔡琰齐齐怔住。 片刻。 蔡邕瞪大眼睛,激动到难以自制。 “妙!妙!区区几句,韵味十足,触人心弦!将军出口成章,为何骗我说才华有限?” 他没理会神色尴尬的王旭,略为沉凝便再度接口。 “这几句堪称绝佳,若能再添加描写和隐喻,势必成为让世人传颂的好文章。” 王旭瞬间倒抽一口凉气。 好厉害的蔡邕! 不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