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讨寇将军 (第2/2页)
掌。”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田丰低声插话。 “如今宦官势大,极善哄惑陛下,怎可能轻易诛灭,平定凉州也不易,西凉举州皆反,以目前朝中的形势,想打过去非常困难,除非……” “除非什么?”傅燮追问。 “除非当年平定黄巾的那批将领重聚。” 王旭笑着接过话。 “朝中不是没有能人,可惜都不能人尽其用,宦官也不会任由众人掌权,何况还有大批腐化官员助纣为虐,更有彼此不和的朝臣互相争斗,两手两脚都被绑着,怎么平定凉州? 你看曹孟德,平定黄巾后去做济南相,整个济南国被他免去十分之八的官员,不就是想做出点成绩,结果还不是被压制,调到京城当个无权的议郎。 若非曹家背景雄厚,很多朝臣保他,他恐怕连自己都保不住,此后他迁任东郡太守,还被迫接受各种条件,以他的文韬武略,不也深知事不可为,直接辞官回家。 南容!有些事不是不想做,是尝试过却没办法,只能暂时忍耐,不要说别人,我当年不过杀几个叛贼,不还差点把小命丢掉?” 傅燮听得满脸苦涩。 “这话倒也没错,连皇甫将军都被贬官闲置,好多事确实很难说,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感觉傅燮没有离开朝堂的心意,王旭迟疑片刻,没敢说出招揽的想法,悄悄与田丰对望一眼,田丰也是暗暗摇头。 他迅速转移话题。 “南容,这些事我们暂时无力解决,不要多想,你这次南来,不会是专程找我聊天叙旧吧。” “噢……对,你看,我差点把正事忘掉。” 傅燮尴尬地笑笑,很快就严肃地站起身,从怀中拿出卷帛。
“讨贼中郎将、零陵太守王旭接诏!” 王旭不敢怠慢,急忙与田丰跪地行礼。 “末将王旭接诏!” “中平四年十月己卯日,皇帝赦曰:讨贼中郎将、零陵太守王旭昔违圣命,服狱抵过,念王门世代忠良,既往不咎,量汝前讨黄巾,后平零陵,功勋卓著,加封讨寇将军,复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本郡供给,另诏讨寇将军王旭出兵桂阳,平定叛乱,坐镇荆南,督四郡兵事,不得有误。” 升官? 坐镇荆南? 督四郡兵事? 这真是…… 王旭的脸颊剧烈抽动。 他强憋住快要压不住的笑容,躬身接过圣旨。 “末将领旨谢恩。” 傅燮笑着把讨寇将军的大印和绶带递来。 “恭喜将军高升。” “多谢!多谢!” 王旭伸出双手接过将印,笑得合不拢嘴。 “坐,坐,南容坐下说。” 傅燮笑着落座,知道他心里高兴,捡着好话夸。 “将军年纪轻轻就封候拜将,督察四郡兵事,执掌一郡之地,真是羡煞旁人。” “别!南容别拿这个说事,你再说下去,我真的要脸红。” 王旭竭力想收敛笑容,打算谦虚一下,但真是收不住,这从心底深处蹦出来的笑,确实没法收。 些许失态,人之常情,傅燮也不以为意。 “诶!这是你应得,为何要脸红,若不是当年那件事,你早该升将军,广宗城可都是你攻破,以你的才华,被埋没才是大汉的损失,很多朝中大臣都认为你理当得此封赏。” 王旭竭力平息激荡的心绪。 “你别再夸我,我不说那些虚话,依我看来,以你的资历、功劳和才能,应当比我先居此位,担任议郎是真的太委屈。” 傅燮长叹口气,眼神黯然。 “没办法,去年中常侍赵忠曾担任车骑将军,奉命评定讨伐黄巾的功勋,他为拉拢人心,曾暗示我只要回他一封信,他就助我成万户侯,我严词拒绝,他就怀恨在心,时时想抓住我把柄,若非陛下顾念我的功劳,朝臣也时有相助,我如今恐怕已在坟墓安睡。” 王旭不知该怎么安慰,沉默片刻,亲切地走过去拍拍他胳膊。 “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你千里迢迢从洛阳赶来,先梳洗一番,我去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诶!这就见外,哪用如此麻烦!” 傅燮连连摆手。 王旭强自扶他起身。 “什么叫麻烦?你我几年未见,难道不该好好喝几杯?零陵太守府多少还是有几个人才,正想与你结识,莫不然你看不起他们?” 傅燮瞬间瞪大眼睛。 “这是哪里的话,故意激我是不是,你麾下藏龙卧虎,连元皓都在这里,我哪敢看不起?” “那你还说这么多,怎么几年不见变得扭扭捏捏,当年在西华与你喝酒,你可没这么磨叽!” 王旭转头看向议事厅门外。 “典韦,你亲自带南容到后院的贵宾院梳洗。” “诺!” 典韦大步走进议事厅。 王旭回身笑道:“南容,你先随典韦去梳洗,那边自会有人接待,我先去安排晚宴。” 傅燮笑着摆手。 “行!依你,都依你!我说不过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