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_第205章 定蛮族,谋桂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 定蛮族,谋桂阳 (第2/2页)

刘备入川,积功升任镇远将军,因为和诸葛亮一同建议刘备称王,升任太常,此后还曾劝谏刘备称帝。

    他儿子也深受诸葛亮器重,曾担任丞相府西曹掾,病死前是诸葛亮的心腹部属。

    脑中梳理完赖恭的履历,王旭心情大好。

    “传我调令,赖恭即刻转任宁远县丞,暂代宁远县令,兼职别部司马,总督新置的宁远、阳朔和观阳三县兵事,统筹蛮族事宜。”

    他略为思量。

    “元皓,劳烦你通知我大哥王凯,让他起草奏折,把郡府调动和新置三县的事向朝廷上报,我这边也会尽快表奏赖恭正式接任宁远县令。”

    “诺!”

    田丰微笑应命。

    “若主公没有别的事吩咐,属下先走一步。”

    “去吧!”

    王旭回身拍拍刘阖的肩膀。

    “仲潜,你这次可是立下大功,今后有合适的人才不要藏着掖着,大胆举荐。”

    “下官义不容辞!”

    刘阖含笑点头。

    嗯?对了,正好趁机问问刘度的事!

    王旭突然想起桂阳刘家,仿似不经意地随口询问。

    “仲潜,据我所知,荆南有两个刘家望族,一是你们这支,二是江夏太守刘祥的祖家,祖籍都在零陵,可我最近又听说桂阳郡还有个刘家,你可知晓那边的底细?”

    刘阖轻笑出声。

    “将军有所不知,桂阳刘家的祖籍也是零陵,本是刘太守他们那家的分支,属下不敢肯定他们是什么时候分离,但至少有百年之久,两边如今没有走动……将军为何突然问起这个,这方面下官知道不少,若将军肯直言相告,或许下官能为将军分忧。”

    得知刘度与刘阖没关系,王旭长松口气,心里的顾虑消散不少。

    “我早前听说桂阳郡的掌权者是五官掾刘度,想了解下大概情况。”

    刘阖愕然片刻,突地冒出一句。

    “下官认识刘度。”

    “你们很熟?”

    王旭不动声色。

    刘阖迟疑一下。

    “不瞒将军,我们确实很熟,他是我伯父的门生,与我算同窗好友,尽管他出师后就回乡任职,但直至区星叛乱前,我们都有联系,只是区星叛乱导致往来不便,近来又各忙各,这才没有走动。”

    “原来你们是好友,那你觉得刘度的才能如何?”

    王旭含笑询问。

    刘阖认为他想招揽刘度,迟疑着斟酌半晌。

    “将军,依公事而言,刘度才华出众,略有武略,唯独性子偏软,缺少些胆魄。”

    王旭笑着看向庭院花草,不动声色地默默思量。

    刘阖对刘度的评价与历史评价差不多,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看来他对公事和私事分得很清,若他能帮我摆平刘度,今后入主桂阳倒是轻松不少。

    嗯……试探他一下。

    “仲潜,如果我平定贼寇,入主桂阳,你觉得刘度会不会支持我?”

    刘阖愕然怔立。

    半晌。

    刘阖意识到这话是什么意思,慌忙低头权衡,在他此刻看来,王旭是零陵太守,并兼任讨寇将军督察荆南四郡兵事,且还与王睿争斗,突然说出入主别郡,需要外郡官员支持,不外乎是想进一步辖制荆州,兼任荆州刺史。

    当今天下,官员除去朝廷直接任命提拔,还有种方法是地方士族门阀和官员联名表奏,然后由朝廷商议决定,这种制度设立的初衷是制衡权力,高位者可以举荐人才,低位者也能联合抵制或支持高位者,士族门阀都有上奏朝廷的权利和义务,变向监督地方官员。

    刘阖认定王旭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兼任荆州刺史,内心仔细考量过后,很快做出自己的决定。

    “将军,要说服刘度不难,下官可以亲自去联络,比较难的是张家,依下官所知,张羡曾受王刺史举荐,不仅亲善王刺史,还想借助这次机会升任桂阳太守。”

    这番话已经表明心意,王旭心里非常高兴。

    “你不用管张羡,只管说服刘度,王睿不是个好刺史,很多事情你应该明白,有他在,我们今后都不会好过。”

    “下官明白!”

    “行!那我不多说,你先去忙!”

    “下官先行告退。”

    目视刘阖远去,王旭深吸口气,嘴角划起浅浅的弧线。

    张羡!

    历史对你的评价是屈强不顺,我倒想看看究竟有多么屈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