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_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二百四十四章 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二百四十四章 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 (第2/3页)

了巨大的困扰之中,她不得不暂时屏退亲王让自己仔细考虑,而当丁璇把这个消息告诉法兰西斯时,同样在旁边的赫克托尔不禁发出一声冷笑。

    “那位殿下也许想要成为罗马新的摄政了,”赫克托尔充满讥讽的说着,看到法兰西斯陷入了沉思,他略微沉吟之后说到“不过也许这样也不错,等皇帝陛下回来之前也许一切已经完全结束了。”

    赫克托尔的话让法兰西斯的神色微微一动,他抬起头看着白化病人,终于微微点头:“至少在马克西米安的罗斯军团到来之后,一起就都在我们掌握之中了。”

    很快,得到了授权的亲王立刻给拥有了临时**官权力的恩特克劳威尔带去了皇后的谕令,一场对罗马人内jianian的搜捕立刻在君士坦丁堡里展开了。

    ………………

    伦格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手里的一个小小的木制十字架,十字架看上去做的并不是很好,几处用刀削过的地方显得坑坑洼洼的,有一块甚至还因为过于用力而削得凹了进去。

    把十字架翻过来,可以看到另一面刻着的一句**:“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看着这句取自中的词句,伦格却能够感受到来自施蒂芬娜夫人那似乎若有若无的情愫。

    在经过圣基努贝修道院时,他见到了施蒂芬娜,看着一身黑色粗亚麻布修女装束的伯爵夫人,伦格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

    他知道施蒂芬娜选择走进修道院更多的是因为他,或者说是因为畏惧,可也也是因为这种畏惧,伦格更加感受到了伯爵夫人对他的那种旁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情谊。

    施蒂芬娜无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可是对于未来的恐惧却让她最终选择了逃避,她不敢去面对自己已经逐渐逝去的年华,更不敢面对有朝一日因为她不再美貌和年纪变老而被遗弃的可怕前景。

    正如同施蒂芬娜自己说的,她一想到终有一天伦格会对躺在他身边的这个老女人感到厌恶而把她赶走,让她的后半生在某座孤独的城堡里渡过,施蒂芬娜就开始感到畏惧,她无法忍受那种可怕的孤寂和被遗弃的痛苦,更无法在那种时候看着心爱的男人投入别的女人的怀抱。

    最终,伯爵夫人用自己的方式选择了逃避,她给自己穿上厚厚的修女袍躲进了圣基努贝女修道院。

    博特纳姆伯爵夫人的身份和她所带来的一大笔献给修道院的财富,足以让施蒂芬娜的后半生在颇为优渥之中渡过,单调平静却又充满宁和的修女生活将伴随着她直到老去,随着当初把博特纳姆领地奉献给伊莎贝拉,施蒂芬娜早已经在那个时候就下定了决心再也不会回到那个会让她伤心的地方,所以有朝一日当她蒙召时,她会平静的躺在圣基努贝修道院后的墓园中,和生前那些一起度过漫长时光的姐妹一起,度过以后悠长的时光。

    当见到伦格的时候,施蒂芬娜把这个亲手做的十字架送给了他,看着他把十字架挂在脖子上,伯爵夫人在那个时候有一种不顾一切扑进伦格怀中的冲动,可是最终她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当两个人分手时,她为他做了一次短短的弥撒,看着年轻的情人远去的背影,施蒂芬娜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这生最后一次见面。

    从曼苏尔行省经过原来最远的边境城市曼德索,再进入罗马在小亚细亚的领地,是大片的草原和单调的丘陵,在这里最适合驰骋的并不是军队中一向做为主力的步兵,而是来去如风的骑兵。

    甚至即便是近卫军,伦格也不得不为了尽快赶回君士坦丁堡而把无法快速前进的步兵留下来,虽然法兰克人突然入侵罗马的消息让他既感到意外又异常震惊,但是伦格相信事情应该还不会变得很糟糕。

    君士坦丁堡还有卫戍军的警戒军团,同时以坚固而举世闻名的君士坦丁堡城墙足以能够面对巨大的挑战。

    真正让伦格担忧的,是正如埃罗帕西娅所担心的那样,君士坦丁堡城里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变故。

    “千年帝国,千年帝国……”伦格嘴里发出一声透着无奈的轻轻低吟。

    拥有几近千年历史的荣光,可是也正是因为这过于漫长时光的荣耀,罗马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几乎任何力量都不能予以改变的怪物。

    那种慵懒,推诿,混迹时光得过且过的懈怠已经深深的渗入了罗马人的骨髓和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甚至即便是在罗马不停的发生动乱和被外敌侵扰的那些时候,罗马人更多的也只是用一种拖延的方式面对那些越积越多的困难,人们似乎在很多时候都已经忘了,罗马正面临的是什么样积重难返的可怕前景,除了醉生梦死的耗过每一天,罗马人对未来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幻想。

    可也正是这样的罗马人,在他们的骨子里却又有着一种躁动,不宁和疯狂。

    他们总是不肯在循规蹈矩中度过漫长的日子,这就让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一次次的出现了各种各样对当时的状况不满而试图改变一切的人。

    从皇帝到大臣,从喜欢在元老院广场上的石头走廊里演讲的业余演说家,到最普通却又总是容易被煽动起来热情奔放的平民,罗马人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一种充满浪漫却又带着掩饰不住悲喜剧色彩的角色。

    伦格轻轻叹息一声,不知道为什么,当他带军从君士坦丁堡出来时,他就有一种隐约的预感,似乎当她再次回去时,他将要面临某种和以前任何时候都截然不同的命运。

    当伊莎贝拉屠杀救赎骑士团的消息传来后,伦格虽然感到无比愤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