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万民愿力与三剑 (第2/3页)
,留给陈锋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已经足够充足了。 “天地自然,秽气消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罗恒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鬼廷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手,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气常存,急急如律令。” 陈锋将斩仙剑向上一抛,随着念诵出的咒文的第一个字,斩仙剑便被随之不断向上涌来的灵力维持住,保持着一个剑尖朝上,和地面呈垂直的状态,随着咒文的不断诵读,陈锋的灵力开始遍布在整个祭台之上,一边发挥着咒文本身应该发挥出的效果,一边维持着斩仙剑悬空的状态不变,陈锋嘴中蹦出的每一个字都会让剑身微微颤抖,似乎是在和咒文产生共鸣。 这一次开坛做法,陈锋并不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先念诵净坛所需的法咒,因为这一次的祭台是已经提前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搭建,所有的法咒都被陈锋吩咐京城里的能工巧匠一丝一毫都没有偏差的雕刻在祭台之上了,而陈锋唯一需要做得就只有老老实实的把净心、净口、净身、净三业、净天地的五净咒给念诵完毕就可以了,由于这次的符纸只是起到了一个很微小的辅助作用,因此勅纸、勅水、勅砚、勅笔、勅墨的这有关符纸的五勅咒就完全不需要了。 “玄元一气,无极之先,太始太乙,含象九天,开明三境,万化大千,至今治御,统承前贤,三才合德,九气同元,消除灾劫,普度群仙,诵之万遍,福禄绵延,吉祥萃泰,永保遐年,谨遵普化,道德成全。”陈锋右手比成剑指,朝身前的地面一指,斩仙剑便随之应声而落,剑尖朝下,整个剑身全部没入到土地之中。 斩仙剑是杀伐之剑,同时也是皇道之剑,大位面意志为了证明朱元璋是真命天子而向陈锋赐下这把神剑,因此这把剑虽然有一半代表着天子的杀伐之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另一半却代表着真龙之子,浩荡皇威,天下臣服,国运昌盛,这把剑内分阴阳实际上就是代表了作为天子的朱元璋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所以此时此刻陈锋用它作为引出应天府脚下所蕴含和埋藏的大明朝的国运国势那是再好不过了。 “天皇天皇,普化十方。无祷不应,无求不祥。酿阳酝阴,万古乘光。顺吾者亨,逆吾者亡。玉文宝篆,诵之吉昌。司命守护,不得隐藏。”陈锋继续念诵着咒文,手中同时配合着不断变换着手印法诀,一道道由灵力形成的符箓不断地朝斩仙剑涌去,逐渐的将其向上托起,陈锋每念诵一句咒文便有一道符箓向地下冲去,隐没带地表,这些符箓仿佛发动机一般,不断地尝试着将斩仙剑从地下拔出来,但尝试了许久也仅仅只能将斩仙剑拔出一小部分。 陈锋皱了皱眉,从袖口掏出一张符纸贴,隔空将其飞在剑柄之上,嘴里开始念诵起另外的咒文:“玄元始炁分,清华开洞神。灵风回太和,玉音摄流精。坚刚明一悟,倏忽超三乘。寂寂无色根,永劫奚漂沉。胡能精修持,究竟登玉清。一炁胎无极,先天先地根,洞虚含造化,恭肃候神明,月吐白毫相,云裩赤色门,天潢随转运,地辇不留停,德合三元理,功传九子经,巍巍真父母,郁郁古经文,至道包玄妙,真人体至诚,虔心能感格,万古署长生。” 每一句被陈锋念诵出来的咒文都仿佛被具象化了一般,不断地化作实体的字符,在空中悠悠的飞舞着,而后自由的组合并且转变成为一团散发着耀眼光华的符咒,这些符咒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潜入地底,拖着斩仙剑向上攀升,而是随着陈锋的动作化作一只巨手,顺着陈锋贴上去的那张符纸,尝试着将整把斩仙剑从地面上提起来。 将所有咒文念诵完毕,陈锋默默运起灵力感受了一番,而后猛然喝道:“给我,起!” 随着陈锋仿佛陈述事实一般的话语,被咒文所组成的巨手紧紧握住的斩仙剑便被陈锋生生的从地面中拔了出来,同时随之拔出的是一条散发着一种华贵而不可思议光芒的巨龙,此时的斩仙剑的剑体被陈锋用灵力放的无比巨大,巨大到甚至给人一种似乎能够遮天蔽日一般的感觉,斩仙剑的光芒被这条随之一起出现的巨龙所散发的光芒完全的遮蔽了,如果有任何除了陈锋以外的人看见这两项对比的光华,恐怕心中都会冒出一句话——萤火岂能与皓月争辉。 这条巨龙就是整个大明朝的国运国势的具象化,此时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朝,未来还有长达近三百年的时间可以供其挥霍,现在还是大明朝最辉煌最开始的时候,作为国运体现的巨龙自然是通体散发着逼人的光华,没有任何的东西能够遮蔽它的存在。 巨龙不断地盘旋围绕在斩仙剑的剑身上面,虽然盘着,但却一点都没有损失哪怕是一丁点的威严,反倒因为剑身的对比凸显的愈发的威武和强盛,大明朝的国运此时此刻就寄宿在陈锋的这把斩仙剑上面,如果出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意外,让这条巨龙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损失,那么每一点损失都会让大明朝提前走向终结,同时也会如实的反映在与之相对应的皇帝朱元璋的身上。 “午时已到!随我念诵咒文!”陈锋手持法印,大喝一声,通过早已在全国上下每一个地方布置好的千里传声符,将自己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