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招降 (第1/2页)
PS:今天有事情耽搁了,终于补上了。 “大人,古语有云一乱必有一治,如今蒙城大战将歇,民心思定,大人在此次守城过程中身先士卒,居功至伟,蒙城百姓当然看在眼里,大人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一时无两,大人处置几个带头闹事的这蒙城百姓只会拍手叫好。再有就是此次虽有几个山西富商勾结外贼,但我想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富商还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此时他们处境尴尬,正是大人收拾人心大好时机。”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正是部分富商的为富不仁让蒙城百姓对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没有好感,吴为要李奕要做的就是敲打一下发泄完的百姓也安抚一下处境尴尬的富商。 “不错,一打一拉,确实好手段,处治带头闹事的好办,我吩咐罗明抓人即可,可安抚富商还请先生明示。”李奕虚心问道。 “大人可张贴告示,在蒙城内落脚的山、陕商人,须将自己作何经营生业,寓何集镇处所,系何原籍姓名,详注一册,送县严查,凡是登记在册的客商均受到县衙的保护,任何人不得无辜sao扰,大人认为如何?。”吴为还有一层意思没有明说,对所有富商登记造册当然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可又何尝不是一种威慑,就是要告诉这些富商你们的老底我全知道,你们若是老老实实做生意那我自然保你安全,不过若是想反水那可别怪我不客气,此等意思只能上位者意会,说明了反而就没意思了。 “秒啊,你可立即起草告示,叫蒙城所有外地客商过来登记,逾期不候。”李奕闻言大喜,显然是明白吴为的第二层意思。 吴为欣然领命而去,安民的告示一贴出,蒙城内的富商积极响应,纷纷亲自到县衙来报道,若是往日这伙人还摆个谱要个面子,可如今事态严重,这伙人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人人对李奕这个县太爷称赞不已,当然这些富商当中肯定有明白人,只要这名单一交上去,那以后自己的家底可就一清二白了,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告示中说的很明白,只有登记在册的资产才受到官府的保护,人为刀俎,我为鱼rou,纵使明白也是无可奈何罢了。 至于抓捕带头闹事的乱民,这对于罗明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参与此次sao乱的百姓多达千人,不可能全部抓捕,罗明只能挑重点,哄抢财务的一律不管,可要是有人伤了人命,那就只能怪他自己不知轻重了。 三日之内,蒙城大定,人人称赞李奕办事公道,体恤百姓,城内安抚下来了,李奕要着手收拾城外的乱摊子,蒙城之围虽解,李奕知道此次的围城只是一个开始,数十万闯军正在江淮地区驰骋,逢此乱世,百姓自然涂炭,可对于一个军人而言,却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乱军四起,人不如犬,可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大的动乱带来的是大机会,多少枭雄趁机而起,只要手里有兵就是一方诸侯。李奕此前训练的一千新兵已经折损过半,李奕打起了那三千俘虏的主意,这三千俘虏久经沙场,关键的是他们已经见识过了战争的残酷,老兵对于任何一个统帅来说都是稀缺的资源。可这三千老兵对于李奕来说太多了,如果弄不好就会让他消化不良,反而坏了大事。不过消化这些俘虏之前,李奕还要做一件大事。 经过十余日的血战,蒙城脚下的尸体堆积如山,冬去春来,天气转暖,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起瘟疫。叛军和守军的堆积在一起,微风吹过隐隐传来阵阵尸臭,尸体被分为两堆,守城官军的尸体被小心收敛,残缺的肢体也尽量找齐。而对于贼军的尸体可就没这么客气了,收拾出来清点完毕后用板车拉往城外,早有人在城外的荒地之中挖好大坑,坑内洒满了生石灰,一车车的尸体填满了一个个大坑,十年之内此处荒地变得异常肥沃,草木也长的异常茂盛,据当地百姓传言每到深夜此处有兵戈之声,百姓将此地命名为化骨滩。 此时蒙城之战的战损也被统计出来,一千守军亡三百六十二人,重伤一百三十四人,轻伤几乎人人都有,足见此战的惨烈。不过他们的浴血死守也给贼军带来巨大损失,杀敌数千,击溃敌军无数,就小小蒙城而言这个对比已然非常了不起了。 将阵亡将士的尸身置于城外广场之上,李奕便命设祭坛以祭奠士卒英灵,半个时辰之后三百多士卒集中在广场四周,三多名将士的遗体皆擦洗干净,以白布裹之放入棺木之内。此时李奕手持绢帛登上临时搭建的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