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九十一章 面见钦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面见钦差 (第2/2页)

量怎么可能平定,为今之计只有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方才能还这个天下一片安宁,你在洪总督面前尽管畅所欲言,不要心生顾虑。”尹梦鳌是惜才之人,担心李奕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员心生紧张,要是在洪承畴面前大失水平,那李奕以后的仕途将受到很大影响。

    “属下明白。”李奕心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只得拱手谢道。

    “快随我进去,想必洪总督已经等候多时了。”尹梦鳌领着李奕推开签押房的大门。

    李奕进到签押房内,只见大案之后有一人端坐,细看之下发现,此人大概四十岁左右,身材瘦小,长相清瘦,脸颊狭长,三缕长须更添了几分儒雅,但此人眼角煞气极中,让人望而生畏,看到李奕进来,此人放下手中的毛笔,淡淡瞟了一眼李奕,仅此一眼李奕顿时感到如山的压力袭来,如果换做旁人,此时必定胆战心惊,不过李奕后世在电视上可是天天见国家领导人,故而虽然感觉到了一丝压抑,倒也没有失态,只是双腿一屈,跪在地上淡然的说道:“下官李奕,叩见钦差大人。”

    大案之后端坐之人正是洪承畴,就在李奕观察他的时候,洪承畴何尝没有在观察李奕,见他长身玉立,身材挺拔,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眸子,让人印象深刻,洪承畴站起身来,缓声说道:“起来说话吧。”

    李奕站起身来,立于一旁,而洪承畴也从大案之后走出,看到李奕不卑不亢,丝毫没有畏首畏尾,让人心生喜欢,温眼道:“你就是蒙城知县李奕?尹大人昨日对你可是赞不绝口,今日一见果然少年英才。”

    李奕赶紧谦让道:“不敢,是尹大人过誉了,下官愚钝,故而平日里比其他人多想了一些,实在算不得什么。”

    “好,年少却不气盛,有功却不自矜,是个人才。”洪承畴微微一笑后继续说道:“来人,赐座,上茶。”

    李奕脸上表情依旧,紧挨着尹梦鳌坐下。

    “昨日与醒如兄交谈,听他说道你在去年就已经料到闯贼有可能南下,能给本帅说说你的理由吗?”洪承畴端起手边的茶杯,轻吹茶盏说道。

    “属下自上任起一直关注贼军动向,大帅自担任五省总督以来,对贼军的清剿颇为成效,贼军在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之间来回逃窜。”李奕对朝廷的塘报特别是关于洪承畴剿匪的内容与吴为有过仔细研究,当下用手沾了茶水在茶几上把洪承畴的进军路线和闯贼的逃窜路线一一画出,洪承畴乃是当事人,也是用兵的行家,自然知道李奕在茶几上所画线条代表的含义。

    “大帅命贺人龙和左光斗左右夹击,贼军避无可避唯有东进河南,可河南连年大灾,根本养不活这数十万贼军,故而河南也非久留之地。不过河南乃中原腹地交通发达,贼军占据荥阳之后东可以攻徐州,南则可以下许昌进两淮,不过徐州乃天下重镇,朝廷兵马众多,贼军肯定会避难就易,故而属下断定贼军必然南下。”李奕指着茶几上临时画的地图侃侃而谈。

    李奕用茶水在茶几上所画行军图很快就消失不见,可洪承畴记忆力惊人,纵使茶几上的行军图没了脑海中的行军图却愈发的清晰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ao数百年,醒如兄,看来咱们真的老了。”洪承畴慨然长叹,朝廷对于闯贼的方针永远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太过计较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故而自己上任以来虽然对闯贼多有斩获,可以说是每战必胜,可这只是战术上的成功,在战略上却是失败了。

    “彦演兄切莫如此,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乃国之基石,这天下的反贼还需你去平定。”尹梦鳌见洪承畴慨然长叹,赶紧出言劝慰道。

    “是啊,这天下的反贼还需我去平定,说说吧,年轻人,如今闯贼齐聚凤阳,你猜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办?”多年的宦海浮沉早就让洪承畴心如磐石,刚才一丝小小的失落不过是他心里泛起的小小涟漪,回过神来的洪承畴还是那个杀伐决断的洪剃头。

    “据属下猜测,贼军很可能会在凤阳等待一段时间,等朝廷各路大军赶往凤阳之时就是他们突围的最佳时机。”李奕理了理思路后说道。

    “你是说他们会趁凤阳周围城池空虚,带兵占领凤阳周围的城池?”洪承畴立即明白李奕的意思。

    “不错,凤阳乃我大明龙脉所在,凤阳有失我想各地督抚必然派大军来救,我要是贼军头目必然在凤阳派一偏师固守,而主力部队的突围出去继续劫掠。”李奕沉声说道。

    “那徐州危矣。”洪承畴闻言大惊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