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九十七章 天大的篓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天大的篓子 (第1/2页)

    PS:吃了两天的药,喉咙终于好一点了,体温也恢复正常了,立即回来更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北京,紫禁城。

    夜色如墨,一匹快马从南疾驰而来,永定门城楼上的值班士兵老远就听到马上之人呐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快快开门。”

    “快,打开城门,打开城门。”城楼上的士兵一看是八百里加急的文书,立即对守门的士兵吩咐道。

    几个军汉合力将刚刚合上不久的城门重新打开,送信的士兵丝毫不做停留,待城门打开之后,一抽马鞭之后扬长而去。传令兵在进了永定门之后,依旧是快马加鞭丝毫没有减速,马蹄在青石铺就的路面上溅起点点火星,在漆黑的夜空中显得分外的扎眼。

    传令兵将八百里加急的文书送至通政司衙门之后瘫坐在地上,艰难的说道:“凤阳八百里加急,赶快呈皇上御览。”

    通政司衙门值守的左参议见此情景哪里还敢耽搁,接过文书之后不敢私自拆封,赶紧吩咐底下人备轿,连夜送往内阁值房内,今日在内阁值房内值班的乃是王应熊。

    王应熊,字非熊,四川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因为博学多才,熟知典故而被崇祯皇帝特许提拔入阁,但此人入阁之后刚愎自用,肆无忌惮,大权在握之后就开始铲大肆除异己,报复仇敌,混淆是非,不过大老板崇祯皇帝此时对王应熊信任非常,丝毫不把言官们的弹劾放在心上。

    虽然已经立春许久,可北京的夜晚依旧寒冷刺骨,王应熊在蟒袍之外特意加了一件皮袍,堪堪抵挡住了寒意,见有八百里紧急文书上报,王应熊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内阁乃一国之首脑,八百里的加急文书在别处罕见在这值房之内还算寻常,对着手底下的人说道:“这人老了,不光身子怕冷,眼睛一到晚上看东西就是白茫茫一片,拆开来给我念念,又是哪里出事情了。”

    内阁司值郎闻言手脚麻利的展开文书,刚在文书上扫了几眼,就感觉自己腿肚子打颤,结结巴巴的说道:“阁。。。阁老,你。。。你还是自己看吧。”

    “年轻人毛手毛脚像什么样子,一点小事就吓成这样,以后还怎么替皇上办事,把我的眼镜拿过来。”王应熊见这个年轻的司值郎如此慌张,嘴里不禁责怪道。

    司值郎从案桌上的一个花梨木盒之内掏出出一副金质水晶眼镜恭敬奉到王应熊面前,王应熊接过眼镜之后戴上,就着案桌上的烛光开始阅读起手里的文书。

    文书是南直隶巡抚杨一鹏所写,当王应熊读到凤阳失守,大明皇帝的祖宗陵寝陷于敌手之时,一时惊得瘫坐在官椅之上,手里的文书随风而落。

    “阁老,阁老,你怎么了?”司值郎看到王应熊瘫坐在地,两眼无神,顿时吓得六神无主,赶紧上前招呼道。

    “鬼叫什么,我还没咽气呢。”王应熊回过神来看到惊慌失措的司值郎,出言训斥道。

    “阁老教训的是,阁老教训的是。”司值郎被训之后脑袋如小鸡啄米一般点头称是。

    “事关重大,赶紧备轿,我要连夜向皇上禀报,你守在这里哪里也不准去,这封信上的东西透露一个字,小心你的脑袋。”王应熊叮嘱完这个年轻人之后立即吩咐仆人准备出发。

    轿夫们刚把轿子抬出来,还没把轿厢烧热,王应熊就披着皮袍走了出来,顾不得轿厢之内寒气逼人,抬腿进了轿厢之后吩咐轿夫们赶紧起轿。

    临近深夜,紫禁城的大街上空无一人,轿夫们的脚步声让这个宽阔的大街显得格外寂静,因为赶时间,轿厢内根本没来得及准备炭火,此刻走在宽阔的大街上越发的寒气袭人,王应熊紧了紧身上的皮袍,想借此保持一下身体的温暖,可再厚的皮袍也挡不住王应熊心中的恐慌,皇陵被占这是天大的篓子,皇帝一旦知晓肯定雷霆大怒,自己身为内阁大臣,更关键的是杨一鹏乃是自己的座师,所谓座师,就是杨一鹏乃是自己当年的主考官,座师虽没有授业解惑的恩情,但却是政治上的同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杨一鹏身为直隶巡抚,却让中都凤阳落入敌手,大明的官员谁都可以骂杨一鹏罪该万死,可唯独自己这个内阁大臣骂不得,非但骂不得,自己还得想尽办法把这事给圆过去。

    轿子的上下起伏让轿子内的王应熊心情慢慢平复下来,想通了利害关系之后,王应熊踢了踢轿壁。

    “大人,稍等片刻马上就到城门口了。”轿外的仆人小心说道。

    “不去大内了,调转方向去温大人府上。”王应熊沉声说道。

    “啊?是。”仆人惊讶过后立即对轿夫说道:“调转方向,去温大人府上。”

    王应熊嘴里的温大人正是当朝一品,内阁首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