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一百一十章 邓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邓玘 (第2/2页)

无二主,称帝一事乃是犯了崇祯皇帝的大忌讳,崇祯皇帝必欲将他剁成rou泥。两人都是崇祯皇帝点名要抓拿的人,洪承畴不敢也不能说放任何一路人马突围,要不然别说崇祯皇帝那一关过不去,就是六科言官的唾沫也得把他给淹死,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洪承畴只能分兵,朱大典和杨一鹏以及洪承畴的主力部队调转兵锋北上,而左良玉和邓玘则领兵在寿春庐江一线堵击张献忠部。

    邓玘接到洪承畴八百里加急的文书之后,不得已领兵赶往庐江,邓玘御下严苛,为人贪小利而忘大义,不光对底层士兵施以严刑峻法,纵使他身旁的副将也不放在眼里,邓玘在军中骄奢yin逸,而底层士兵却是食不果腹,在他军中克扣粮饷乃是常事,只是邓玘为人悍勇,武艺超群,军中诸人是敢怒不敢言。

    三日之前,邓玘带领大军来到庐江,一想到自己很可能要面对张献忠的大军,邓玘这心里就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对于自己的这个四川老乡,邓玘还是十分了解的,两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邓玘当过轿夫,而张献忠当过狱卒,两人都曾经在底层社会苦苦挣扎,如果当年邓玘没有走上从军这条道路,很可能这十三路反贼之中就有他的名字。尔后经过一番奋斗,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不管是当官还是做贼,想要出人头地都是需要智慧的。很显然邓玘和张献忠都不是愚蠢的人,所以面对洪承畴的军令,邓玘陷入了纠结,深深的纠结,战的话很有可能损兵折将,如果这一仗拼光了自己的老底子,那以后又有谁把自己放在眼里呢?可要是不拼命,让张献忠安然通过自己的辖区,洪承畴怪罪下来可怎么承担的起呢?

    就在邓玘陷入深深的纠结当中时,他的数万士兵正因为空着肚子在大营中鼓噪不安,没办法,因为邓玘克扣粮饷,军营中的火头军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让这些士兵们食用,开始是减少士兵的饭量,尔后干脆把干的变成稀的,每到晚上,火头军就只能给这数万士兵准备稀饭。这些士兵经过一天的行军,肚中早就空空如也,一碗稀饭下去还不够塞牙缝的,一时间士兵鼓噪起来。

    邓玘的副将王允成见实在闹的不像样子,便自作主张的来到邓玘营中请他特批一下,让这些士兵们吃一顿饱饭,可这一个小小的建议让邓玘勃然大怒,邓玘视这支军队为禁脔,而王允成的建议在他眼里成了收买人心的举动,这叫邓玘如何能忍,一气之下的邓玘吩咐左右把王允成拖到帐外大打二十军棍。

    不甘受辱的王允成一怒之下拔出手里的腰刀将邓玘的两个亲兵砍了,回到大营之中振臂一呼,要为大家伙讨要这几个月的粮饷,一时间军中这几万还饿着肚子的人纷纷响应,人人拿起自己的武器逼向邓玘的大帐。

    邓玘万万没想到在自己眼里温顺如绵羊的士兵敢拿起武器反抗自己,惶恐不安之间领着自己的亲兵一路往帐外逃去,人内心的欲望一旦打开,想要收进去可就难了,所有拿起武器的士兵知道今日如果不能把这邓玘给抓住,一旦被他逃走了那人人都得不到好去,一时间整个庐江城乱作一团,数万士兵纷纷提着武器寻找他们的主帅。

    邓玘如丧家之狗一般东躲西藏,庐江城本就不大,而且对于他来说人生地不熟,根本没有藏身之处,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邓玘只能往城外逃去,可庐江城大门紧闭,而且有专门的士兵把守,如果走正面还没逃出去可就暴露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邓玘找来绳索准备从城墙上把自己吊下去。

    天下的事情就是这么无奈,自天启初年就参军,大小百余战,斩首数千级,勇冠三军的邓玘没有死在他的对手手中,而是死在一根绳子上面,邓玘为了翻越城墙,用绳子吊住自己往下放,可邓玘匆忙之间拿的这条绳子常年丢在角落,早就腐朽不堪,哪里能承受的住邓玘的体重,一代名将就这样从庐江城的城墙上跌落下来,顿时七窍流血重伤不治。

    温文尔雅的洪承畴接到这个消息时罕见的发了火,将手中的崇祯皇帝赐予自己的一只斗彩茶杯摔的粉碎,邓玘的死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雪上加霜,发火解决不了问题,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洪承畴想到了李奕,不管是蒙城知县还是粮草转运使,李奕都非常漂亮的完成了本职工作。而且前几日,李奕向洪承畴要了文书赶往六安,如今庐江离六安不远,刚好可以让李奕前去庐江收拾这个乱摊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