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一百一十二章 与子同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与子同袍 (第1/2页)

    PS:在这里对各位书友说声对不起,这几天有检查,白天忙的不得了,我只能晚上下班后码一会儿字,希望大家见谅。

    王允成内心纠结着,他既不后悔也不甘心,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会这么干,可既然事情已经出了,就得有人承担这个后果,犯上作乱乃是军中大忌,任何一个将军都不会容忍自己的部下有如此犯上之举,这数万兵士即将面对将是审查和逮捕,一想到这里王允成心如刀割,本来是想为这些士兵讨一个公道,可不曾想事情弄到如此地步,反而将这些士兵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思虑良久,王允成突然将手中横刀插回刀鞘,横刀发出龙吟般的声响。他认真地审视着刀鞘上古朴的纹饰,内心中有一丝不舍,此刀随他征战南北,早就不是一把简单的横刀这么简单,它见证了自己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不过最终王允成还是下定了决心。

    “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人之错,与这数万军士无关,朝廷要追究我一人承担,求大人放过这满城的军士。”王允成一咬牙单膝跪地,将自己的佩刀高高举起,思虑良久的王允成最终还是选择接受朝廷的安排,如果说前几天的sao乱是被逼无奈,那如果今天不接受朝廷的命令就是公开造反,李奕孤身一人,可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大明朝廷,自己手握几万军队,如果真要造反那就是丧家之犬罢了。

    “王将军宁愿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令我佩服,不过国有国法,此次兵变朝廷会给你们一个公道,有过自然要罚,可万事逃不过一个理字,我以我的名誉保证,你们会得到一个公正的处理。”李奕说完一把扶起跪在地上的王允成,把他的佩刀塞到他的怀里。

    “大人。。。”王允成闻言虎目含泪,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王将军快起来,在朝廷的文书没有下来之前,你还是这支军队的最高长官,如今闯贼逼近,希望你能戴罪立功把这庐江城给守下来。”李奕一把扶起跪在地上的王允成说道。

    “大人,我乃待罪之身,如何能当这一军之主?庐江城内的三万军士唯大人马首是瞻。”王允成已经做好了革职下狱的准备,没想到李奕非但没有追究他责任,反而让他担任这支军队的领导者,当下诚惶诚恐的说道。

    “如今御敌才是关键,咱们合计合计,看怎么样能保住这庐江。”李奕此行的目的就是保住庐江不失,至于王允成等人的罪过只能等大战之后再说。

    “大人既然如此信任我,我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大人万一,只不过大军经过此次sao乱,军心已经涣散,当务之急是安定军心,邓帅御下严苛,克扣军饷,军士们早就心生不满,此次哗变不过是以往积累的矛盾统一爆发而已,要想御敌先得整顿军心,否则上了战场也是一盘散沙。”王允成点头应承道。

    “邓玘贪赃枉法,苛待军士,军士们饥寒交迫之下向邓玘讨要军饷粮草,不过邓玘做贼心虚,见群情激奋慌不择路,坠墙而亡,士兵犯上罪无可恕,但情有可原,邓玘克扣粮饷,深夜坠墙而亡,其情可悯,可其罪难逃,你让这些士兵们把心放在肚子里,只要守住了庐江,朝廷绝对不会为难他们。”所谓快刀斩乱麻,李奕只有尽快解决了这数万士兵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安心抵御即将到来的张献忠,不管王允成说的是不是真的,李奕也必须把这件事情当成真的,如今李奕把事情定了性,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犯上作乱一事可以暂且不追究,如果这些军士们想安然度过此次危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守住庐江。

    “有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啦,我这就去和底下的兄弟们说说,让大家好安心备战。”王允城听出了李奕的意思,朝廷可以放过他们,但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必须守住这庐江。虽然知道这是一个苦差事,张献忠的大军马上就要到来,庐江必定是他们重点攻击的目标,可以想象庐江城下的血战必定惨烈,可王允成他们没有选择,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慢,还有一事需要王将军帮忙。”李奕看王允成就要起身出去,赶紧说道。

    “大人请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允成爽快的答应道,如今两个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度过难关,王允成也就不和李奕客气了。

    “赴汤蹈火倒不用,我的亲兵还在城外,请王将军把他们放进来吧。”李奕孤身一人进到庐江城,许忠等人现在还在城外等着,如今事情已经和平解决了,也该让他们进来了。

    “大人恕罪,我这就打开城门让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