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一封奇怪的公文 (第1/2页)
崇祯10年10月17日,广元府。 广元府的府城布局,跟全天下的大明府城一样,大同小异,府城里大部分衙署都位于城南,府衙也不例外,只是其大门规制,比起嘉昌县县衙更加高大敞亮。 衙门口立有石狮子一对,左边石狮子胸前吊的石铃铛,已经不翼而飞,石狮子两边则是全天下府衙都有的八字墙,八字墙的墙面也风化剥落得厉害,露出了一大块一大块的墙砖,整个府衙已经很破旧了,正应了那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老话。 府衙正堂前面叫前院,正堂后面叫后院,后院知府办事房里,知府石从宪正皱着眉头,坐在办事房里看公文,石从宪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了,垂垂老矣。 石从宪是福建邵武人,从16岁那年起,石从宪连续考了三次秀才,不是在县试被淘汰,就是栽在了府试上,24岁那年,第四次考秀才,石从宪时来运转,一路过关斩将,更是在考秀才的最后一关院试中,被提学大人点了案首,很是让石从宪风光了一阵子。 石从宪满怀豪情的参加了第二年的福建乡试,结果命运再次跟石从宪开起了玩笑,一连三届乡试,石从宪都名落孙山,天启4年,石从宪已经36岁了,长年的读书赶考,已经淘光了石从宪的家底,石从宪决定,最后再参加一次乡试,如果这次再不中举,从此也就死了仕途之心。 好运气再次光顾了石从宪,在天启4年的福建乡试中,石从宪中了举。鹿鸣宴后,石从宪一鼓作气,参加了天启5年的春闱,被主考官张瑞图点中,殿试走过场也顺利过关,中了进士,虽然名次差点,中的是三甲100来名,进翰林院是没指望了,但好歹也是“两榜”出身,算是光宗耀祖了。 石从宪没什么过硬的后台,再加上中的进士名次很一般,被吏部划为最末一等,实授七品,四川忠县县令。石从宪却很满足,天启5年就走马上任,当了忠县县令,这一当就是8年。 崇祯6年,石从宪再次时来运转,因为忠县靠近石柱,石柱有个厉害人物,就是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秦良玉在忠县大败流寇,石从宪也跟着沾光,考评优异,崇祯7年,石从宪升任广元府知府,如果没有通天的本事或天大的机缘,做到知府,就是石从宪仕途的终点。 喝了一口下人泡好的清茶,石从宪眉头舒缓了一些,顺手拿起一份公文,继续批阅:“下官嘉昌县县令孔至发禀府尊大人:崇祯10年10月初八,流寇进犯嘉昌县,人数达万人之众......”石从宪心中冷笑,又是这种胡言乱语的公文,老夫还不知道有多少流寇来袭? “......下官嘉昌县令孔至发与百户所百户范明,将率领全城军民,抵御流寇大军,誓与嘉昌县城共存亡......”看到这里,石从宪心中更是鄙视,你孔至发真当老夫是傻子?从来没见过流寇?老夫可没忘,你孔至发三年前是听到流寇来了就逃跑了的吧,这牛皮吹得有点大了。 “10月初九日,流寇开始进攻嘉昌县城,霎时,城头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流寇几次杀上了城头,下官率领全城军民浴血奋战,才将流寇赶下了城头......10月11日,流寇攻城更猛,下官也被流寇的箭矢所伤,但下官心念百姓,血染战袍,仍奋勇杀敌不止......”看到这里,这种狗屁公文,石从宪完全没了再看下去的兴致。 最后扫了一眼,石从宪就准备把这份公文丢到垃圾里面去,咦~“10月12日,流寇攻城不下,败走,向大巴山方向逃窜......下官带领官军和李家庄乡勇追击流寇,在苏家坝大破流寇,阵斩流寇头目蝎子块、混天猴......” 这是怎么回事?石从宪以为自己眼花了,仔细一看,公文上写得清清楚楚,“阵斩流寇头目蝎子块、混天猴二人,斩首其他流寇一百来人......剿灭了这两股危害我大明多年的流寇。”怪事!这孔至发什么时候变得厉害了?击破一万多流寇,还斩首流寇大头目? “来人!”石从宪喊道。 一个衙役推门走了进来,“老爷有什么吩咐?” “去把王师爷请来,老爷我有事找他。” “是,老爷。”衙役躬身领命。 王师爷的办事房与石从宪的房间很近,两三分钟的时间,王师爷就跟着衙役进了房间,衙役把人带到,就退出了房间,王师爷先向石从宪拱手行了礼,石从宪也拱手回礼,两人寒暄了几句,王师爷这才说道:“东翁,叫晚生来,可有要事?” “按理说,先生也是一向公务繁忙,不应麻烦先生,只是眼下有一件蹊跷之事,晚生无力判断,这件事只有烦请先生来判断了。”石从宪客气的说道,然后把嘉昌县送来的公问递给了王师爷。 明清两代,师爷与知府或知县的关系是聘用关系,由于师爷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