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商场如战场(二) (第1/2页)
崇祯11年10月20日,李家庄福新公司总部大堂内,福新公司第一届商品交易会继续进行。 昨天一天,商贾们看了福新公司的商品样品,然后进行了各种商品的代理商竞标,竞标的过程,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其实暗地里竞争激烈,特别是几种玻璃奢侈品的竞标,更是“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竞标结束后,商贾们都累坏了,李国强“体贴”的招待了商贾们酒饭,然后让商贾们在福新公司“招待所”里,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 第二天,商贾们基本上恢复了精神,继续参加商品交易会,今天对大多数商贾来说,同样重要。 李国强在昨天竞标结束后就宣布了,今天福新公司将要和商贾们洽谈原料购买事宜,而且购买量十分巨大,做福新公司的原料供货商,这对商贾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老规矩,李国强讲了几句开场话后,王峰金出场了,经过昨天一天的锻炼,王峰金显得更自信了一些:“各位老板,今天的交易会,下面进行第一项,农事采购,请各位老板先看农事采购内容。” 市场部员工送上文书,马世钫经过昨天的竞标经历,收起了轻视福新公司的看法,打起精神仔细的看手上的文书。 这份文书上写着:福新公司将大量收购红薯、土豆、甜菜和甘蔗四样农作物,文书中居然写明,有多少收多少,收购价钱已经写得明明白白。 马世钫家有良田万亩,是本县最大的地主,对农事当然熟悉,马世钫算了一下,如果这红薯、土豆的种植,真跟福新公司说的一样,不占用良田,全用山地或坡地种植,产量按福新公司说的最低亩产量算,那么种一亩地的红薯或土豆的收入,仅仅比用良田种植水稻或小麦低一点。 关键是这红薯和土豆,他是用山地或坡地种植,以前这些山地和坡地,都是下等田,基本上没什么用,连佃户都不愿意耕种,马世钫家里就抛荒了不少这样的山地和坡地,看到这里,马世钫心里颇为意动。 不过转念一想,马世钫又有点犹豫,这福新公司在文书上是说了,有多少他收多少,万一......福新公司有啥变故,他不收了,这种植的红薯和土豆怎么办? 不说县衙不会收来折税银,就是佃户都不会要,真要是这样的话,马世钫可就亏大了。 “马会首,你见多识广,这个条款是啥意思?” 马世钫一看,原来问话的是商会里的一个商贾,指着文书上的一段文字问马世钫,这人家里也有上千亩的田地,也很关心福新公司的农产品收购,马世钫刚才走神了,还没看到这份文书。 《农副产品预购合同》?这是什么意思 马世钫来了兴趣,仔细一看,这合同跟一般的“契约”很像,只不过条款比契约更多,也比契约更详细,比如:由福新公司先付定金,说明要收购的是什么农产品,如果收购的数量越大,则定金越多。 就这一点,马世钫算了一下,如果自己种个一千亩红薯,红薯收获后,最后福新公司不要了,光是预付的定金,马世钫就不会亏太多。 至于合同上规定的那啥:必须提供合同上所写的农作物;必须按福新公司计量标准计重;必须提供合格的农作物;必须按预先商定的价格买卖;......等等,马世钫都没觉得太离谱,只是最后一条,如到期无法提供农产品,不仅要退还定金,还要赔偿由此带给福新公司的损失,赔偿损失的银子按定金一倍计算,还要算资金利息,马世钫觉得,这李总司,也是一个标准的“jianian商。” 看完了文书,马世钫淡淡的对刚才问话的那人说道:“咱们还是等李总司来解释吧,鄙人也不是很清楚。”那人点点头答应了。 等商贾们看完了文书,李国强就商贾们提出的问题,详细的做了解答,主要解释了《农副产品预购合同》,特别对合同中的付定金或预付款、保证合同能认真履行、甲乙双方的违约处罚做了详细说明。 这份以后世合同为范本出炉的合同,打消了马世钫等商贾们的疑虑。 马世钫等人甚至还想到了,福新公司预付定金,这定金可是拿在他们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