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唐_第125章 老学究对雨公子(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老学究对雨公子(中) (第2/2页)

,他都作不出一首好诗来!他所说的简单,其实是指抄袭简单。抄袭也有简单与困难之分?那是当然的了,因为萧让的这中所储存的诗句不过只是而已,而这其中,以描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又为最多,所以,你说,要真是只比这四个题材的话,那对他而言有多么的容易?

    “让儿,为何发言?”

    萧让胡思乱想的时间里,杨广注意到他嘴角的笑意,于是便奇怪地问道了。

    “呵呵。舅父,外甥是想说,若真是要比这‘梅、兰、竹、菊’的话,外甥稳赢不输!”

    “真的?”

    听到萧让这么说,杨广顿时也跟着高兴起来了。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可真的是太好了啊!虽然说,即便萧让此次输了,他杨广也未必要害怕什么,因为杨勇与他的距离那是越拉越远了的,所以既然此次萧让输了,让他扳回一局,那距离也不过只是拉过了一点点而已。只要再捱多些时,杨坚夫妇是迟早要改立杨广的。这是可以预见的事,可是却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所以萧让此次能赢的话,那当然最好。

    “真的。”

    萧让肯定地说道。开玩笑的不是?他现在的头脑里就储存着一部,再加上题目也提前知道了,这要是都还赢了不的话,那他还真不如干脆不混了。

    在政治谋略上,虽然杨勇远远比不上杨广。可是事实证明,作为杨坚的儿子,每一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原来,在杨广与萧让商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没有两天的时间,整个大兴城内就到处流传着这样的传言了。

    “听说了吗?那原来是一个叫房玄龄的人捉笔的…”

    “真的?不是说这是雨公子所作吗?原来竟是捉笔代写的?难怪这其中竟然会那么深奥的军事计谋,我曾料想他一个八岁的小童,也断然做不出来如此精彩的节出来,想不到这是真的。”

    “呵呵,可不是吗?我还听说了,这‘雨公子’萧让其实是五品2出,而且他的父亲还曾经当过一酒楼的掌柜,现在那‘酒楼’还挂在他们父子的名下呢!”

    “哦?你是说那洛阳城中的‘醉仙楼’吗?它那里出产的‘醉仙酒’可是天下一绝啊!”

    “呵呵,虽然如此,可是听说,此等美酒亦非那‘雨公子’所制造出来的,而是那‘醉仙楼’的前老板一早就制造出来了的。只是后来被那‘雨公子’强取豪夺之下,于是这才异了主的…”

    “不是,雨公子竟然是这等无耻之徒?”

    “不错,不过只是一沽名钓誉之辈而已,况且还是一商贾之子,实在不应该拥有那么大的名望…”

    “不错,不错!务必讨个说法,务必讨个说道…”

    ……

    这就是太子杨勇,还有他的那些手下们所散揪的谣言了。不得不说,这事办得还是相当的不错的,直接就将萧让那红极一时的名头拉低了n点,同时还使得整个大兴城里的才子,现在足足有一半人对他开始怀有敌意了。有关于这一点,萧让和杨广却是一直保持着沉默,也不说话。所以外面的风头,那是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了。

    注释:

    1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成为一种人格品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的本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究其原因,这里映衬出的不仅是由于“四君子”本的自然属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的cāo)和文化的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最终“四君子”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

    2五品出:九品中正制中的一种较低出。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由魏吏部尚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j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