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唐_第152章 出使高句丽之诗(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出使高句丽之诗(中) (第2/2页)

清流以外呢,其他的各大门阀在这中间其实也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的!不为别的,就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着想,他们也必须那么做!

    原来,他们这些门阀大家们对于“科举制度”这个东西是打心眼里反对的!因为这动摇了他们作为官员专业户的特权②!可是没有办法啊,因为这个东西是两代皇帝杨坚和杨广共同推行的,他们也不敢过于反对!可是一旦有了“缝隙”,他们是绝对会使“绊子”的。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这个事件当中,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就是“推波助澜”了,目的就是让天下人质疑萧让这个“进士头名”的合法,进而质疑到“科举制度”上面来,因为萧让这个进士头名,实质上是杨广这个皇帝亲自指定的,并不完全符合“科举考试”的流程,而如果萧让还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家伙的话,那大家伙就该怀疑这个所谓的“科举考试”还有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因为这根本不是能服众的!——当然了,这一切都是以萧让确实是一个“草包”为前提的!如果萧让不是一个“草包”的话,那杨广点他为头名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因为毕竟萧让是经过了“问策”的,也就是试等等的两场考试,最后才得到这份荣誉的!

    “陛下圣明!”

    看到杨广这么高兴,在坐的各个大臣们自然没有人会去触这个霉头!不过,他们的心里对此也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因为萧让虽然事隔七年再有两首诗现世,可是这也太“少产”了,而且这一次出使高句丽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一个不慎,那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啊!所以孰是孰非,一切还暂无定数,根本不值得担心!

    “好,退朝!!!”

    杨广下朝以后,就直奔后宫找萧美娘去了!对于萧美娘这个皇后,他其实还是宠的,虽然现在因为为皇帝的关系,边的美人佳丽无数,可是结发之妻只有一个,知心之人也只有一个而已!

    “皇后,皇后!你的外甥又有名作现世了,朕果然没有选错他,果然没有选错他!哈哈……”

    这样的声音传进帷帐之内,半晌的功夫才有一个小脑袋“冒”了出来。

    “什么?父皇,你是说萧让,萧表哥吗?他有什么新作现世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六七年前与萧让有过一面之缘的南阳公主③,说起这南阳公主,当年她还缠着萧让教她变过“魔术”呢,当时她与萧让的关系就非常好!不过后来随着萧让的隐居,两个人之间的“义”才慢慢地淡了下来。只是她对萧让的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因为旁的小孩,当时根本就不敢与她这个公主平等交往,而她的那两个兄长,又各自是心狭窄之人,与她的天真烂漫根本玩不到一块去!

    “哦,南阳,是你啊!来来来,这就是你表哥所作的新诗了……”

    杨广难得地对着萧美娘以外的人露出笑脸!这也是南阳个人的特权了,如果是她的那个两个兄长在此处的话,在杨广的面前,他们根本是连大气都不敢多喘一下的,因为杨广对他的这两个皇子还是比较严格的!而相反,南阳公主在他面前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她是女生,本来就用不着继承什么大业的。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嘛,所以杨广才一切都由得她,在她面前也从来不摆什么架子,私下里用什么态度对萧美娘,也就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南阳公主了。

    “哦?表哥的杰作,我来看看,我来看看!!!”

    南阳公主接过杨广手里的白纸,眼睛里透出了一种难以言名的“亮光”。

    注释:

    ①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与相当多人心里印象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秦叔宝是张须陀手下平叛的第一猛将,并不是像里所演的那般,一早就与程咬金等人落草为蔻的!当然了,最后他也还是拜到了李密的帐下,不过不久之后,瓦岗寨就分崩离析了,于是他与程咬金等人投入了王世充的阵营,可是不满王世充的为人,很快又归顺了秦王李世民,这才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功臣,最后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②前面说过了,在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官员选择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说,个人的“出门第”占了主要地位!证据之一就是整个大隋朝,真正出赤贫的官员是不到一成的,而这“科举制度”,就正是杨坚、杨广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而专门推行出来的。虽然,它在这个时代还没能够占到主导地位,可是各大门阀却是已经意识到它的威胁了!所以自然千方百计想要破坏它的实施!

    ③南阳公主:历史上,南阳公主在十四岁那年就是已经嫁给了许国公宇文述的二儿子宇文士及的了,只是由于萧让这只“小蝴蝶”的关系,此时的她还待字闺中。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