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唐_第166章 新格物学学说(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新格物学学说(上) (第1/2页)

    第166章新格物学学说

    “轰……”

    当萧让的这首完全写出来之后,大上不可抑制地发出了一阵议论声!当然了,并不是他们自己想发出这样一阵声响的,实在是因为萧让的这首让他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声音!

    原因是,萧让的这首实在是太过惊人了,先不说它其中的诗意、用词到底如何,单单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来,这就是一个奇迹!因为萧让刚才从写完上一首诗到现在才不过眨眼的工夫啊,他居然就又能写出那么好的一首诗来了?而且这首诗相比前一首诗,它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这首诗其实是萧让今天所作的第三首诗!而这第三首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萧让接下来即便是再想不出其他诗句来,那也绝对能与朴太欢“持平”了,唯一需要分辨的只是质量的高低而已,所以他们自然震动!

    “看来,这作诗在‘雨公子’的上,确实是讨不了什么便宜啊!”

    反应过来的高句丽人心里都这么想道。只是很可惜的是,这其实只是他们高句丽人一厢愿的想法而已!在作诗方面,他们高句丽人在萧让的上何止是“讨不了什么便宜”啊?真让萧让全力以赴的话,他们其实也就是一个“完败”罢了!于是就见到萧让淡淡地笑了笑,很快又提笔开始写道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多达十八首的诗句在短时间内出现在纸上,而在场的高句丽人,从最开始的震惊到后面的震憾,慢慢地,他们都有点“麻木”了:“天…天啊,这…这简直是万年不出一个的天才!仅仅不过是半刻钟的时间,他竟然一口气就写下多达十八首的好诗,而且中间并没有任何的停顿和犹豫!古往今来,有谁能做得到?古代有传言,说的是三国时期的曹cāo)之子曹植七步能成诗,可与眼前的这萧让相比,简直是‘弱’爆了!可笑自己这方刚才竟然想用诗句与他争斗,这不是找死吗?”

    “好,好诗,好诗啊!萧大人真不愧是天下闻名的‘雨公子’,吾不及矣!吾不及矣!即便是我大高句丽的先贤才子,怕亦不及汝十之一二矣……”

    这一次,朴太欢的神更为“激动”,而言语上也是更为的“难听”,可是渊太祚看着他,心里却是半点脾气也没有了!是啊,他还能有什么脾气呢?萧让的这十八首诗,就如同一个千斤重的铁锤一般,一下子将他打进了无边的“深渊”。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心灰意冷的呢?多达十八首的好诗可不是十八个字,是他想无视就能无视得了的吗?

    即便是他心里一早就打好了主意,一定要统一在场所有“评委”的想法,将那朴太欢所写的那三首诗捧得更高。可是在绝对的数量面前,所谓的“质量”又有什么用处?而且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得出来,萧让所写的那十八首诗即便是从质量上来讲也根本不是朴太欢的那三首陋诗所能比拟的!所以他要是真敢抚着良心将朴太欢的那三首诗评为最佳,说不好后就被全天下的学子笑死了!

    “呵呵,兄台过奖了!不过是几首陋作罢了!”

    萧让对于眼前的“效果”很满意,特别是朴太欢这个高句丽才子的态度他是非常的欣赏,这,才是真正的“粉丝”嘛!根本不以所谓的国籍、政治而“转移”,达不到这个要求的通通应该“回炉再造”。——萧让的心里“美美”地想道。

    他之所以一次杜撰出那么多首千古名句出来,其实目的就是想让在场的高句丽人在此刻通通闭嘴的!他很明白,作为一个大隋人,他要想在这番邦异国得到在场高句丽人的普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