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法开启智慧_第四百三十六章 陷入「界」之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陷入「界」之中 (第2/2页)

舌触」,「舌触」就是舌头尝到味道后确认自己尝到的是什么味道。「舌识」与「舌触」的区别是:「舌识」是分别、区别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舌触」是确认自己尝到的味道是什么。实际上是舌头、味道、舌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舌触」,也就是舌头与味道相遇的时候,就会分别出各种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尝到的味道。以「舌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尝到喜欢的味道产生快乐的感受;尝到不喜欢的味道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尝到普通平常的味道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舌头与尝到的味道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舌界之中,就被舌界束缚捆绑了。

    身体能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的范围就叫做「身界」,当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身体分别、区别各个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身识」。当身体区别、分别出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确认、认知、确定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身触」,「身触」就是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后确认自己触摸感觉到,领纳到的是什么触觉、环境变化感觉。「身识」与「身触」的区别是:「身识」是分别、区别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身触」是确认自己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是什么。实际上是身体、触觉(或者环境变化感觉)、身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身触」,也就是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相遇的时候,就会分别出各种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以「身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触摸感觉到,领纳到喜欢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产生快乐的感受;触摸感觉到,领纳到不喜欢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触摸感觉到,领纳到普通平常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身体与触摸感觉到的触觉,领纳到的环境变化感觉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身界之中,就被身界束缚捆绑了。

    内心能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范围就叫做「意界」,当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内心分别、区别各个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意识」,当内心区别、分别出见解、思想、念想,确认、认知、确定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是什么的时候,就产生了「意触」。「意触」就是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后确认自己想到的是什么见解、思想、念想。「意识」与「意触」的区别是:「意识」是分别、区别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而「意触」是确认自己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是什么。实际上是内心,见解、思想、念想(可以由物质事物或者精神思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意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的「意触」,也就是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可以由物质事物或者精神思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相遇的时候,就会分别出各种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最后确定认知自己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以「意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各种感受,想到喜欢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快乐的感受;想到不喜欢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感受;想到普通平常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旦由内心与想到的见解、思想、念想产生了各种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就陷入意界之中,就被意界束缚捆绑了。

    居士,这就是「界」的法义,这就是陷入「界」之中的法义,这就是被「界」束缚捆绑的法义。”

    阿难尊者说法后,这位大居士再次的顶礼阿难尊者,他随喜赞叹阿难尊者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阿难尊者所说的法去修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