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法开启智慧_第四百七十三章 欲望如同大火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 欲望如同大火坑 (第1/4页)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当世间人或众生完全明白一切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与灭没,那么当他们感知到将要生起欲望的时候,当他们知道将要生起欲望的时候,那些与欲望有关的事物,比如想要获得的各种感官欲望,贪恋贪求的欲望,沉迷陶醉的欲望,渴爱热爱的欲望,就会逐渐熄灭、灭除、消失,烦恼和痛苦就会被逐渐的灭除,连潜在的烦恼和痛苦也会被逐渐的灭除,当各种欲望灭除、灭没、消失的时候,当随时警醒欲望将会带来烦恼和痛苦的时候,由贪爱、忧愁、恶法、不善法生起的烦恼和痛苦就灭除了,同样的当各种欲望灭除、灭没、消失的时候,当随时警醒欲望将会带来烦恼和痛苦的时候,由贪爱、忧愁、恶法、不善法生起的潜在烦恼和痛苦就灭除了。

    比丘们,什么是完全明白一切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与灭没呢?那就是完全明白:「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明白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就是明白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比丘们,这样就能完全明白一切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与灭没。

    比丘们,如何去修行才能在感知到将要生起欲望的时候,在知道将要生起欲望的时候,将那些与欲望有关的事物,比如将想要获得的各种感官欲望,贪恋贪求的欲望,沉迷陶醉的欲望,渴爱热爱的欲望,逐渐的熄灭、灭除,让它们彻底消失,由此让烦恼和痛苦也被逐渐的灭除,由此让潜在的烦恼和痛苦也被逐渐的灭除呢?

    比丘们,如来现在说一个比喻,就如同有一个大火坑,里面布满了通红炽热的木炭,如果将人推下去,这个人很快就会被烧得通红的木炭埋没不见,并且它们内部燃烧的时候没有冒出多少火焰,也没有散发出多少烟尘,它们没有向外耗损多少热量,因此火坑里木炭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这个时候,如果有两个大力士,他们的双手分别押着某个犯人的左右手臂,他们将这个犯人押到大火坑旁边,准备将这个犯人推下火坑,那么当他们接近火坑的时候,这个犯人就会扭曲着身体用尽全力向后退,比丘们,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犯人会在接近火坑的时候扭曲身体用尽全力向后退呢?比丘们,因为这个犯人,他自己明白:「我如果被推入这个布满通红木炭的大火坑,肯定会被炽热的木炭烫死的,并且我在被烫死之前,还要去承受巨大的痛苦,我被推下火坑的时候,不可能立刻死去,那种浑身肌肤被炽热木炭灼烧的痛苦感觉,根本不是我能够承受得住的。」比丘们,同样的道理,你们要观想:「欲望就如同布满通红炽热木炭的大火坑,一旦生起欲望,就如同被推入布满通红木炭的大火坑,就将去承受炽热木炭灼烧全身的痛苦。」当你们经常这样的去观想的时候,那么当你们感知到将要生起欲望的时候,当你们知道将要生起欲望的时候,那些与欲望有关的事物,比如想要获得的各种感官欲望,贪恋贪求的欲望,沉迷陶醉的欲望,渴爱热爱的欲望,就会逐渐熄灭、灭除、消失,烦恼和痛苦就会被逐渐的灭除,连潜在的烦恼和痛苦也会被逐渐的灭除,比丘们,简单的说就是:「欲望就是大火坑,生起欲望就会被欲望的通红木炭烧伤、烫伤,甚至于被欲望的炽热木炭烧死、烫死。」

    比丘们,如何随时警醒、警觉欲望将会带来烦恼和痛苦呢?如何让贪爱、忧愁、恶法、不善法不在内心中持续不断的流动呢?如何让贪爱、忧愁、恶法、不善法不生起呢?

    比丘们,如来这里也说一个比喻,当有个男子,他走入了布满荆棘的森林之中,他的前面、后面是长满尖刺的荆棘林,他的左边、右边也是长满尖刺的荆棘林,甚至于他的头上、脚下也是长满尖刺的荆棘林,东南西北等等方向上全部都是长满尖刺的荆棘林,不管他向哪个方向走都会被荆棘上的尖刺刺伤,这个男子,这时心想:「我该怎么走呢?我该向哪个方向走才不会被荆棘上的尖刺刺伤呢?」比丘们,同样的道理,那些令世间人或众生喜欢、满意、快乐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就被圣者们称为长满尖刺的荆棘,你们要随时警醒、警觉不要被欲望的尖刺刺伤!你们明白了这个法理后,就要自制。

    比丘们,什么是不自制呢?当眼睛看见物质事物的时候,对于喜欢的物质事物沉迷其中、贪爱不舍,对于不喜欢的物质事物排斥抗拒、讨厌憎恶,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不会生起贪欲、渴爱的念想上,比如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数呼吸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双手互相触摸感觉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脚底与地面接触感觉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眨眼睛感觉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关注在等等不会生起贪欲、渴爱的念想上,没有用这些不会生起贪欲、渴爱的念想替换掉内心中那些贪欲、渴爱、喜欢、不喜欢、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愤怒、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念想,或者内心没有完全熄灭念想,没有完全的不生起念想,内心没有获得完全的释放和解脱,没有开启解脱的智慧,那些由眼睛与物质事物生起的恶法、不善法没有全部灭除,那些由行为、言语、念想生起的恶法、不善法没有全部灭除,这就叫做眼睛的不自制。

    当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对于喜欢的声音沉迷其中、贪爱不舍,对于不喜欢的声音排斥抗拒、讨厌憎恶,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不会生起贪欲、渴爱的念想上,比如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数呼吸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双手互相触摸感觉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脚底与地面接触感觉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专注在眨眼睛感觉的念想上,内心没有集中关注在等等不会生起贪欲、渴爱的念想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