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灵稻旱稻 (第2/2页)
张氏灵稻在吸收储存灵能方面已是极好,系统难以超越,即便是自行培育灵稻的基因发生突变,最多也就是张氏灵稻目前的程度。” 秋浩点点头,没有怀疑智灵的话,他思绪转回头,既然张氏灵稻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极致,那么他也不用另建庐舍了,直接以张氏灵稻为蓝本,打造新品种灵稻就可以,那么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产量问题! 张氏灵稻亩产才三十斤,这个产量实在是太低了,必须提高! “如果我们优化改造张氏灵稻,产量能提高多少?你不要说‘无极限’之类的话,说点实际的!” “预计亩产,保底为一吨。” “什么…一吨?”秋浩闻言惊愕不已,手中灵稻洒落在桌子上,智灵给出灵稻产量直接翻了六十多倍,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他急忙追问道:“真的假的?” “真的。” “产量怎么会这么高?” “原因很简单,因为地球水稻亩产已经达到一吨,所以系统保守估计,任何品种水稻的亩产潜力,至少在一吨以上,如果没能达到,表明技术没能达标。” 秋浩闻言无语了,感觉系统无视了土地墒情和气候,直接保证产量,真是厉害啊! 水稻亩产一吨不稀奇,但是多少年来,那种情况依然多数存在于实验田里,要是老百姓自己cao作,亩产六百公斤算是高产了,要是任何品种水稻,随随便便就能亩产一吨……
咳!那么,他秋浩就成了“袁院士第二”,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那种!即便说成是“新世纪第一粮食作物专家”,也不为过! 秋浩稳定心神,现在灵稻都还是没影的事,想那些都没用,于是继续沉思,几分钟后突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 他已经知道了,穿越舍利子时空节点之后,会到达琼省,古代的时候就是琼州府。虽说那里水稻一年三熟,但是土地大多属于山地,平整的田地应该比较稀缺的,几百亩没问题,千亩也没什么,但是上万亩就难了!然而他所想的可不仅仅是上万亩,而是十几万亩,乃至几十万亩,还要求是连成一片的那种,那么就更难办了。 多番考虑下来,秋浩发现在琼省大批量种植水稻不是那么现实了,因为张氏灵稻尽管需水不多,却依旧属于水稻类型,难道要兴师动众把山地都改成梯田?他本能摇摇头,实在是太麻烦了,迟疑道:“智灵,能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把张氏灵稻改造成旱稻吗?” 旱稻又称陆稻,是水稻的变异型,能够适应旱地、坡地,只是产量远没有水稻那么高,秋浩记得福言村曾经就有几户村民种植旱稻,亩产在五百到八百斤之间,后来那几户人嫌产量低,纷纷改种玉米甘蔗了。 “可以,系统优化改造的灵稻,叶子捕捉空气中水分的能力将会显著提升,可免灌溉。” “施肥怎么办,张冠强说要施绿肥的,要是种上几万亩,还不是得抓瞎?”秋浩皱眉道,明末清初那时,他不愁找不到田地,也不愁招不到人,反而是田间管理不好办。 “建议优化灵稻根部基因,增强与联合固氮菌的联合固氮的能力,培育固氮灵稻,效果将不逊于豆科植物-根瘤菌组合,可免氮肥。” 旱稻需要的肥料主要是氮磷钾,减去施氮肥的麻烦,已经轻松很多了。 “呼!”秋浩放松不少,灵稻的事情可以放到一边了,他笑着转问道:“智灵你说,要是优化果园,长出的水果,会不会蕴含灵能?” “会。” 答案如此简单,秋浩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开始想着是不是应该建立大型果园,然而很快就觉得有些想当然了,主要是因为果园想要建成,没几年时间不成,或许可以收购,但是他只把目光瞄向几万亩以上的大果园,而那些果园价格死贵,动不动就要亿元以上,唉,一切慢慢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