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那些事儿_第五十三章 回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回家 (第1/2页)

    说是培训,其实几个乘务员给他们讲一下飞机上的注意事项,还有不同的职位需要做什么。

    她们是这里的第一批乘务员,以前没有,所以上岗的时候也没人帮带,只能把别地方的人借调过来一段时间来给她们突击培训一下。

    肯定是没有实际演练出效果,但是没办法,现在只能干巴巴的背一些理论和假设性的解决办法。

    但也就是这样的培训,也让李清桑几人激动的不能行,她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阵仗啊,李清桑会比她们强一点,毕竟在掖庭的时候,掌事姑姑讲的规矩可比这个厉害多了。

    李清桑就当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剩下的几个人却没有这么轻松了,满眼的蚊香圈。

    她们六个人,其实有四个都是已婚妇女,其中一个还都是有孩子的,本来她们以为李清桑也是小姑娘,但是互相做了介绍才知道原来李清桑已经有爱人了。

    她们已婚的王大姐年龄最大,已经快三十了,但是她公公是食品厂的厂长,年龄小一点的是云大姐,也有二十五岁了,她是刚结的婚,男人是铁道部的,她本来是想去铁道部上班,后来听到这里市里的飞机场招工,就托关系来这里了;还有一个是张大姐,她的关系好像最牢靠,她是李志明的爱人的meimei;剩下两个和李清桑差不多年纪大,但是都还未婚,她们没什么关系,都是中专毕业,然后分配的工作。当然,要是家里面没有一点关系,也分配不到这么好的工作。

    轮到李清桑,她什么也没说,直说自己是小道消息知道这里招工,然后就跑来了。

    大家也比较认同她这个说法,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有的成分好的可以通过村里面开具证明,在城内找工作,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你要开村里的介绍信,公社的介绍信,县里的介绍信。一个村有多少人?一个公社有多少人?一个县有多少人?那不成还是谁来开都能开?没有一定的关系是开不出来的,也安排不了工作,只是这种关系有大有小而已。

    听到李清桑这么说,大家也就以为她是有点关系,并且关系不是很硬,但是运气很好,能够过关斩六将的来上班。

    否则为什么不说?现在的国家职工和干部都是介绍的,你要是没有关系还真的进不去,这是光荣自豪的事情,为什么不说?

    大家了解了对方的大概情况,李清桑是最小的,今年刚满十八岁,另两个未婚也都已经十九了,问道李清桑爱人的工作,听说是军人,就更觉得李清桑有这份工作的门路就是她的爱人。

    李清桑不置可否,她并不想让大家知道她得到这份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人怕出名猪怕壮,在你根本不了解前景的情况下,一头撞进去,吃亏的肯定不是别人。

    一天两顿饭都是在县委的食堂吃的,李书记出的粮票,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反正培训只有一个星期,她们决定还是自己带饭吃,实在是凉了就麻烦食堂的师傅给热热。

    下午培训结束后已经四点半了,李清桑推着自行车在街道上走着,还不住的扭头来回看着街道周围。

    没错,她还记挂这那个被批斗挖粪坑的老人呢。她不是圣人,做不到悲天悯人,但是在她眼前,在她看得到的地方,她希望能遵循自己的本心,做一些事情,就当她不来这世间一遭。

    李清桑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眼看天已经快擦黑了,她只能骑上车子先走。

    这几天她再培训的时候一直寻找那个老人,但是都没有找到,她也一直在等,但是也没有等到有下放到周家大队的人,李清桑已经放弃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因为飞机场的后续工作还有完成,她们需要过完年才能去上班。

    这样的安排整合她意,她有足够的时间在市里面物色房子了,虽然听李书记说像她们这种是有宿舍的,但是她不习惯和别人住一个房间,还是决定在市里面找个房子。

    等她在市里面上班之后,她的粮食户口就会转到市里面,她就是市里人了,可以再市里面领粮食,还可以在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