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刁民_第三十六章 赶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赶集 (第1/2页)

    第三十六章赶集

    八月十八,刘家旺戍堡。【】

    这里逢三、八两日赶集,算是较小的逢集。除了登州城,周边八个千户所,就相当于八个市集。寻常的都是十日内有三日逢集,地理位置优越的几个,十日有四次逢集。

    一大早,庆童牵马,赵期昌第一次骑马赶赴刘家旺集场。登州八个千户所及几处小集场他都赶过,运转规矩心里亮堂。

    除了他外,刘瘸子驾着牛车,车上坐着赵财,孙孟娘穿着崭新水绿袄子、百褶黑色裙盘坐在车厢后头,扭头四望着目光新奇。

    “老伯,老爷怎么不坐车”

    孙孟娘发问,牛车就在车板上放了一件如簸箕一样的竹编车厢,里面铺着一层羊毛毡。

    赵财摸着下巴处一绺胡须笑道:“老爷骑术不好,要多乘习。”

    孙孟娘眼中,赵期昌骑马姿势绝对生疏,看着都难受。

    这一趟过来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请匠人。墩里发展最基本的铁匠、木匠眼前够用,可还缺一些,比如手工匠人。

    登州这一片即使入冬后也不会太冷,身子厚实的汉子两件厚布衣衫套着,也能将就应付。

    白石墩到刘家旺戍堡之间的六七里基本上也就能勉强有一点路的模样,两侧杂草、灌木丛生。

    马上,赵期昌看了又看这些杂草丛,高的地方能在人胸口处,只觉得可惜,一个想法闪过脑海担心自己忘掉,便开口:“庆童,看看这草。回去后记得提醒咱这里的草,开荒结束后,咱将这些枯草扎成堆,烧了取灰做肥。”

    庆童转身看了看背后已有一里的分界林带,张嘴:“老爷,这不妥当。刘家旺这边儿不要,咱也不能烧。要烧的话,最好与刘家旺的管事钟百户打个招呼。”

    赵期昌挑眉:“人不要荒在这儿,咱拿去应该无碍吧”

    庆童后退着走路,摇头:“规矩就是规矩,这是人刘家旺的地界。咱把这些草当宝,人家不要见咱动手,也要抓着由头讨说法,多少是麻烦事。”

    对此,赵期昌笑笑:“咱将刘家旺上下打服,应该就没问题了”

    庆童也是露笑:“打一顿,兴许就老实了。”

    赵期昌展目四望,已经将这一片荒芜草地当成了自己的,问:“这钟百户什么来头”

    庆童想了想,道:“单干户,背后没什么人。早年是番上班军,杀了个鞑子,回来就成百户。也没啥出息,守着刘家旺将近十年,就是个守家的老狗。”

    刘家旺戍堡外,堡里军户、四周乡民,南边来的山民聚在一起,远远望去约有千号人。其中不乏买卖牲畜的马户,或更远地方来的行商。

    赶集交易区域就在戍堡外官道两侧,一处戍堡内军户摆的早摊前,赵期昌主仆四人歇脚,饮茶。

    赵财目光探索,指着靠近戍堡即北边道:“老爷,那不是咱中所的何家兄弟眼前何家老二成婚在即,也要分家。不妨雇佣何二到墩里做豆腐,最迟一年时间,家里也就学会了这门手艺。”

    北边三十余步的地方,何家兄弟在两架独轮车支撑起的架子上,摆着散热气的一方方豆腐。

    墩里缺的是粮食,不缺劳力。开田之后就是盖房子费一点劳力,其他时间只能蹲在房子里过冬。必须找一些事情做,一些低成本的作坊就可以搞。

    如何家兄弟这样做豆腐,每日天没亮赶着车出去卖,只要能收回豆料成本,扣掉雇佣来的支出,那多出来的都是赚了的。

    赵期昌点头:“何家豆腐手艺不错,管家一会儿去谈谈。”

    赵财又指着更北一点道:“那是夏家酒坊伙计,老爷若真要置办一个酒坊,老奴便去问问那些伙计。若愿意跟着咱赵家干,给一个二掌柜,兴许能招来一两个好手。”

    赵期昌想了想:“可以,咱的酒只要不酸,大兄那边就能吃下,不愁销路。”

    同样的道理,对赵期昌来说人力是无成本的。至于收税,卫里各家搞这种小作坊的多了去,也没见卫里挨家挨户收。只要产业不是太大,县衙门也不会过来收税。

    赵财饮完茶,不敢耽误就去找这两家人谈。

    庆童没去看那边交谈,扭头四望指着南边,外围基本上就是牲畜买卖:“老爷,此时正是收购瘦马的好时节。不如买上两头小马,养大一头就能回本。”

    一听瘦马这个词,孙孟娘看向庆童,庆童面无表情。

    瘦马是一个行业,指低价专买病弱小牛小马,养好后再转手挣钱的人。也知购买女童,调教后买卖的行当。高端一点的瘦马行业,则是培养优质女童,琴棋书画样样俱全,然后包装一番在士林一炮而红,卖一个大价钱。

    赵期昌有心思养几匹马,但家底摆在那里。瘦马这个行业真的要看眼力、是个技术活,门外汉要闯进去,基本上就是接盘侠。

    故作思考,笑着反问:“我看是你想要一匹马才对,可对”

    庆童抿嘴笑笑:“有这个心思,老爷的小红马不算神骏。自家养几匹好马,传出去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