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语_论道之三:趋利避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论道之三:趋利避害 (第2/3页)

时,他就时时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比如第二百七十一章《大挪移令和古传送阵》中,他就起过“干脆躲起来,或者逃往他国”的念头,只不过惧怕七派执法队的终生追杀,才乖乖地回来听令。

    第三百四十九章《遁走元武》中,跑跑一逃脱出来,就“不打算去什么集合地,去追黄枫谷的主队。”“他原本就有趁此机会,另寻他地修炼的念头”。“如今他先去元武国避下风头,若是情况糟糕透顶的话,他打算避开此次争斗”。

    看看,这是什么行为!贪生怕死呀!自私自利呀!时时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眼中只有个斗大的利字,哪有半点公心呀!

    跑跑是这样的货色,其他人会不会好些呢?没有,相对而言,跑跑还算好的,其他人更糟。在虚天内殿中,蛮胡子、极阴祖师、青易居士等魔道中人合成一伙,万天明、天悟子、黑瘦老者等正道中人合成一伙,组队取宝。但就在第四百八十五章,补天丹一出,场面立马乱成一团,乌丑想去取丹,玄骨阻止他,极阴祖师向蛮胡子发飚质问,蛮胡子毫不客气地说:“干什么?当然是阻止道友独吞补天丹了!难道你还真以为同属魔道,本大爷就会将补天丹让与你不成?”这话宣布了魔道众人联手的解体。正道三人是不是好些呢?好不到哪里去,文中说,“对面的正道三人此时也是各怀鬼胎”。

    果然,在下一章《丹药之争》中,万天明元婴御剑,想一把抢走补天丹。“极阴和儒衫老者不约而同地同时舍弃了对手,急忙返身地向补天丹飞遁扑去。而他们的对手天悟子和那黑瘦老者互望了一眼后,不知为何的,只是虚张声势地放出几个小法术,竟没有全力地去阻挡二人的离去”。

    可见书中的其它人物,无论正道魔道,和跑跑并无二致,个个都是自私自利的。只不过魔道中人做得更直白一点,正道中人做得更虚伪一点,但实际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迄今为止,象凡人这样,理直气壮地鼓吹“一切从利益出发”,赤裸裸地倡导“以利为先”的书,坦白地说,贫道还是头一次见到。

    难怪有些道友会说,凡人是一棵大毒草,会助长“唯利是图”之风,污染社会空气,带坏一大批的年轻人呀!凡迷们,这样的一棵大毒草就是你们捧出来的,罪过呀!阿迷豆腐!

    (三)

    写到这里,性急的凡迷道友,可能会按捺不住,想跳起来痛骂贫道了。

    急啥!还是那句老话,上面的行为,在儒家看来是问题很大,但以道家思想来衡量,没什么大不了的。下面还是以《道德经》来论证这一观点。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

    按照道家的道德观,道是自然规则,德是万物天性,做事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则和万物天性,就不违背道德。

    趋利避害,是“天之道”,是动物的天性。狼肯定要吃羊,不会因为讲仁慈而改吃草,那样它会饿死,对它不利的事,它肯定不干。羊也不会等着狼来吃,它不会有“舍已为狼”的觉悟,它会拼命跑,不跑行吗?两下半就全被吃光了。

    趋利避害同时也是人的天性。买东西的时候,你不会眼睁睁看着便宜的不买,非要买高价的;走路的时候,你不会眼睁睁看着前面有个坑,还要一脚踩下去,除非脑子有病。

    利已是人的天性。儒家把利已和利人对立起来,提倡重利人,轻利已;先利人,后利已,从逻辑上来说,就是不成立的。

    就以扶贫工作来说吧,你不能永远扶着他吧?关键还得靠他自立。所以,扶贫重在让他自立,而不是让他一直需要你扶。

    再比如爱孩子,你不能溺爱他,要让他学会自爱。如果因为你的溺爱,导致他不懂得自爱,那么你不是在爱他,是在害他!所以,你如果真正爱他,就要让他自爱,而不是让他靠你的爱过日子。

    同样的道理,你要利人,对人好,还不如让他自利,让他学会利已。他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比你对他好更为管用,因为他不可能永远靠你来维护。

    由此可见,利人和利已其实并不矛盾。儒家把义和利对立,把利人和利已对立,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和儒家提倡“先利人、后利已”的观点不同的是,道家提倡“先利已,后利人”。这样才是符合人的天性,符合客观事实的。

    道理很简单。一个自己都不能自立的人,他有什么能力去帮别人?一个不懂得自爱的人,他懂得怎么去爱别人吗?一个连自己的事情都处理不好的人,他怎么去处理公共事务?一个连自己的利益都保不住的人,他怎么去维护大家的利益?

    比如跑跑,如果他手上没有那么多法宝,能在和慕兰人的大战中力搀狂澜吗?能在封印无边海的魔气时出那么大的力吗?

    所以老子说,只有懂得自重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只有懂得自爱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道德经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儒家的“重义轻利”、“先人后已”,根本就是孔夫子的一厢情愿,完全不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哪位道友在现实生活中,有见过这样的人:总是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总是先让别人捞足好处,自己白干也无所谓?

    天天不得不把“义”字挂在嘴边,实际上你又只是凡人一个,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大家就说一套,做一套,变得越来越虚伪。

    凡人这本书,好就好在真实。它一把扯开罩在现实世界脸上的温情面纱,擦去那层厚厚的脂粉,让它的真实面貌暴露无遗,这也许会让儒家卫道士们感到恼火,贫道却要大声叫好。因为贫道宁愿看到真实的丑陋,不愿意看到虚假的美丽。更何况在贫道看来,真实的才是美丽的,虚伪的东西,装饰得越漂亮,就越让人感到恶心。

    (四)

    在凡人书中,自私自利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滔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