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庆功宴上话随想 (第1/2页)
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王.中磊对陈佳驹就是这种感觉。说陈佳驹是他看着长大的倒也不能说错,可是他绝对没想到这小子长大后竟然会这么厉害,取得的成就简直让他不敢相信!在他的印象里,小时候的陈佳驹虽然也蛮聪明伶俐的,可是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异于常人的地方,怎么才三年时间不见就成了天才了呢?这三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他也向陈佳驹的爸妈询问过,不过也没问出什么异常的原因,只是告诉他陈佳驹曾经遭遇过一场车祸。可是这全世界每年遭受车祸的人多了去了,也没听说有人因此就变成了天才了啊! “难道真像他爸妈说的‘开窍’了?”王.中磊只能用这个来解释了。 “今年我恐怕是没有时间了,拍完这部电视剧,之后还要录制自己的新专辑,而且我自己的新书也要在年底发售,所以拍电影的想法还是先放放吧!”陈佳驹把自己全年的时间安排的很满,而且今年对他以后的事业至关重要,所以他不得不暂时放下拍电影的念头,把精力暂时转移一下。但是陈佳驹也并不是彻底不管不问电影的事情,他会在年底进入《哈利波特》剧组,以制片方和副导演的身份亲身观摩学习。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陈佳驹这几年可没少看国内外关于怎样拍戏、做导演的书籍,而且经过他一系列的实践,从拍音乐录像带、到拍微电影、再到拍真正的电影,再加上他在剧组的观摩学习,可以这么说大部分的拍摄技巧他都掌握了,至于剩下的一些比较复杂或者高难度的技巧就需要他在日后自己揣摩了,而他决定参与拍摄《哈利波特》的拍摄,也是想向国外那些拍摄团队学习经验。 为什么很多导演在拍电影之前做了很长时间拍音乐录像带或者拍广告的工作?原因也简单,他们这都是在积累自己的拍摄经验,磨练和掌握拍摄技巧。一个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新手导演是不可能一下子拍大片的,这不光是资历的问题,能力和技巧都是投资方需要考虑的。陈佳驹清楚以他目前的水平来说想要拍摄出投资一亿人民币左右的片子是没有问题的,投资再大的话技巧就没有那么纯熟了,而要是拍摄一亿美元的片子那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并不单单只是投资多少的问题,小成本有小成本的拍法,大投资有大投资的拍法,很多导演拍惯了小成本电影,你给他个大制作片子他就拍不出来,花钱多少还是其次,关键是水平和见识不够! 有句话说的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陈佳驹认为这话说的很对:这句话的“心”指的就是见识、能力,“舞台”就是人的梦想和愿望,引申过来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见识就决定他有多大的梦想!井底之蛙永远只能看到它头顶上那么小的一片天空,就好像从没有见过汽车的人觉得汽车就是最快的交通工具,殊不知飞机比汽车要快多了!从影视理论知识这方面来说,国内国外的水平差不多,那为什么国产电影就是拍不出人家好莱坞大片的水平呢?除了不容忽视的技术原因之外,电影拍摄的理念也相去甚远,而且在拍摄手法上国内的导演和好莱坞一流导演也有很大的差距。陈佳驹曾经花了很多时间一个镜头、一个画面的比对国内电影和好莱坞大片的差别,陈佳驹发现国内导演在镜头转换的连贯性和细节处理上做的远远不够,抛开好莱坞大片的情节不谈,至少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会觉得有废镜头,可是国内的电影很多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的,经常会出现一些可有可无的镜头,而且长短镜头也做不到无缝的衔接转换。 拍电影也算得上是一笔投资,赚多赚少有的时候有运气成分,但最重要的凭的还是能力,看你的投资有多大。不能说大投资就一定有大回报,小成本创造高票房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但是既然是投资必然要遵循市场法则,你不可能总是期盼奇迹的发生,以小博大的影片毕竟是极少数,细细算来怕是不足十指之数吧!投资和收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正比的。后世国内一些媒体一直在描绘国产三十亿票房影片的样子,可是他们怎么也不想想在正常情况下这么高的票房需要多大的投资?国内的导演有没有这个能力?难道还指望着通货膨胀吗?要知道影片2000年四千万票房的实际收益和十几年后一两个亿票房的实际收益是相差不大的! 凭借脑海里的记忆和自身的能力,陈佳驹在国内混上几年绝对也能成为国内甚至亚洲的一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